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2 / 2)

加入书签

  胡海打个呵欠,没什么兴趣,闲闲道:“那就送进来。”

  赵高击掌示意。

  两名内侍抬了一架罩着红绸的东西上来,有两名素衣匠人跟随而入。

  “请陛下揭开一观。”

  胡海绕着那东西转了两圈,随手揭开红绸。

  却见是铜人十二枚,列在一筵上,手中拿着琴、筑、笙、竽等乐器,一个个活灵活现,跟真人一般,只是坐着,高约三尺。

  这大约是后世的胡海,只能在博物馆里见到的宝物了。

  然而这还不算完。

  赵高又道:“陛下且听。”

  就见那两名匠人上前。

  胡海这才看到,原来在筵下装着铜管,上面的铜管口高数尺,直通到筵后头。其一管内空,一管有绳,跟人手指差不多大。

  只见一人吹管,一人纽绳,那十二铜人手中所持的琴筑笙竽便都飘出声音来,跟真的乐器声音几乎没有区别。

  真叫人叹为观止。

  胡海脸上露出货真价实的赞叹与兴趣来,绕着这机巧玩意,边转边细看细听。

  难怪真的秦二世那么信重赵高,这货在讨好人上真有两把刷子啊。

  见年轻的皇帝被调动起了玩乐心思,赵高趁机进言道:“陛下,这几天觐见的大臣都给臣拦下了,您好好调理身体。”

  胡海心中警惕,口中道:“赵卿做主便是。朕不耐烦打理政务。”

  “朝中大臣实在不体恤陛下。陛下身体有疾,他们还吵嚷着要您批阅奏章。上次见面,左丞相李斯便怪臣,说是臣不规劝陛下勤政爱民,章台宫的奏章都积了好多天了。臣实在惶恐,不过是担心陛下身体。改日陛下若见到左丞相,还请为臣分辨两句。”

  章台宫,是从前秦始皇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的地方。到了秦二世,也就沿袭下来了。中央各公卿、全国三十六郡的奏章潮水般汇集于此。值守吏要呈送皇帝亲自验查,封泥完好,才敲掉泥封壳御览。

  这样就杜绝了奸臣贼人私阅奏章的情况发生。

  然而防得住奸臣,却防不住帝王自己不干人事儿啊。

  胡海默默听着赵高的话,心道,妙啊,这刁状告的。<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