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42(2 / 2)

加入书签

  更何况,她母亲也不像是真心接人。

  几个下人仆妇,甚至连个真正说得上话的主事人都没有,说是真心接人,谁信?

  可如海却信了。

  才过了热孝,如海便将女儿送上荣国府的船只,甚至不曾带上许多照顾的人,只有一个婆子和小丫鬟,连衣服也没带几身,看着寒酸到了极点。

  自己娘家人是何等脾性,贾敏难道不知?那些惯爱踩高捧低的势利眼若看到她的宝贝玉儿这般“寒碜”,还不把她当做上门打秋风的穷亲戚?

  贾敏几乎能想到黛玉进入荣国府后,会遇到什么样的刁难。

  她不放心,只能抛下如海,跟着女儿上京。

  然后正如贾敏所料,玉儿上京之路就充满了让人郁愤的不公对待。

  荣国府如今真正的主事人的亲生外孙女,一个年仅六岁(虚)的小女孩儿进京,结果前来接人的竟然只是两个三等仆妇?

  等人来到荣国府门前,堂堂二品大员的女儿竟然不进正门,只能从西边角门进荣国府?

  女儿被引着面见诸多亲戚姐妹,她那好二嫂竟然当着所有人面提起月银?还说随手拿出两个缎子给她金尊玉贵的女儿裁衣服?

  这是打发叫花子呢?

  林家好歹曾是三代列侯,书香传家,哪儿就缺了这么几匹布料,至于被人当做上门打秋风的穷亲戚?

  女儿小小年纪便通读四书五经,贾敏一贯以此为傲,结果她的母亲竟然随口一句“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便将她的玉儿打发了,惹得她的女儿小心翼翼,面对贾宝玉那个只会在內帷厮混的顽劣之徒都充满了不自信。

  更不用说后来吃饭,那贾宝玉竟然当众摔玉,惹得所有人都对玉儿有了意见,直接将人冷落在角落,无人理睬。

  还有玉儿的住处,平日的吃穿……

  贾敏一路追着黛玉,见了病中思念许久的娘家人,却气得差点魂飞魄散。

  之后好容易过了几年平静日子,她那好二嫂的娘家人又上门,带来了一个如花似玉的薛宝钗。

  那宝钗性情才学都是顶好的,与她家玉儿相比也不差什么了。

  贾敏还以为玉儿能与薛宝钗互为知己,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姐妹,谁知府里却突然开始传出玉儿刻薄小气,不如薛宝钗贤惠大方的话来。

  贾敏都不用细想,便知道这些闲话是她那好二嫂让人传出来的。

  之后又有种种不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