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9(2 / 2)

加入书签

  但林如海能在十七岁就考上进士,足以说明他在读书一途的天赋,他能犯的错误,其实都比较“高级”,一些很基本,却时常出现,而且很难改掉的错误,上面并未出现。

  而且书里面的文章毕竟是林如海考上秀才之后写的,他考上秀才之前的那些文章一篇都没有出现。

  所以里面的错漏之处也就更少了。

  只是这些书毕竟是学生写的,他若是自己也出一本相似的,岂不是与自己的学生打擂台?

  以刘正清的品行,他自然不愿给自己的学生惹来麻烦。

  可现在林如海来信邀请他出书,他还有什么可推拒的?

  正好,他在看过林如海的书后便有在为自己出书做准备,所以接到来信后,完全可以将之前整理好的文稿全部交给下人一起送到京城。

  “一定要尽快!”

  只要想想许多学子因为没办法找到名师而在科举一途平白浪费许多时间,刘正清就恨不得自己的书立刻刊印出来。

  贾数看到那两个两人合抱都不一定抱得住的箱子,神情有些呆滞:“刘大儒果然与常人不同。”

  林如海也有些发愣,但他对刘正清的性子更加了解,所以也没觉得奇怪。

  “若桑,这些文稿整理成书并刊印出来,需要多少时间?”

  贾数打开箱子翻看过后,惊喜地瞪大眼:“这些已经是刘大儒挑选批注过的文稿,只需要筛选挑一些重复多余的,便可以直接刊印出书了。”

  林如海有些发愣:“这么多文稿全部有用?”

  贾数咽了下口水:“我觉得刘大儒是想要做一整套的教辅书!”

  “教辅书?”

  贾数解释:“就是帮助学子学习的书!”

  “一整套又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刘大儒寄来的这些文稿已经做好了分类,其中有适合给才开蒙的学子学习的教辅书,也有给童生的,还有秀才的……”

  几乎每个阶段都有。

  “我给你挑选的那些文稿虽然已经很全面,但因为你只有一个人,文章不多,所以有些笼统。”贾数看着箱子内的文稿,“但是刘大儒的这些文稿却聚集了他教授过的所有学生的成果,不但全面,而且指出的问题特别细致。”

  若是自学能力强一点的读书人,说不得都可以不用进私塾学习了。

  果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