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1(1 / 2)

加入书签

三份珠宝摆开,上面各有一封书信。

梁未负着手微微而又冷冷的笑,让他看上去有些傲慢。而事实上,尧王殿下也有傲慢的本钱。

这三封书信的署名,分别是卫国的大殿下卫夺域,另外两位殿下:卫夺廓、卫夺地。

不管信里用的字词是否相同,意思都是一个:愿与尧王殿下交好,大家谈判安宁退兵。

卫夺城在梁未手下吃亏,吃到引出两国大战,卫夺城再能屈能伸,也抹不开脸面向梁未示好,这也是卫夺城过于年青的缘故,倒不是他想不到。

梁未也年青。

殿下在丹城渡过一个冬天,今年十八岁。

写信人里,除去卫夺域年长些,卫夺廊、卫夺地也不是老谋深算。

但是梁未一眼看出三位卫国殿下的用意,卫国还没有太子,他们都想成为智退梁未的那个。又没有真的智退之计,这不,先给梁未一些好处。

当着满帐里坐着的将军,梁未嘲讽的道:“本王若是吃了他们的缓兵之计,三天之内,他们能调来多少人马?”

大军压境不想着退兵或交战,这三位殿下倒好,信上的随便一个字,也让梁未看得出来,他们的心全在“太子之位”上。

梁未不傲慢,还等什么?

将军们哈哈大笑,笑声几乎要把帐篷顶子抬起。凡是军事会议,人多,殿下不可能没脸到当众非议人,殷若总在这里坐着。在这豪情壮志里,热血也澎湃。

将军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声里,说着这仗一定要打的话,梁未含笑的目光放到殷若面上:“银三姑娘,你看呢?打,还是和他们谈判?”

殷若为了难。

她心里的话可怎么说呢?

在梁未的再三追问之下,殷若慢慢地道:“如果卫国肯赔罪,肯交钱,并保证以后通商,请殿下不要打吧,打仗,总各有损伤。”

将军们互视着,又是哈哈一笑。

殷若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赞同自己的话,低下头去看别人面色。

梁未也是一笑,梁未也看得出来在这里的人,没有人会取笑殷若。

除去殷若,此处清一色的大男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