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4(1 / 2)

加入书签

杯温热的羊奶。她有些嫌弃的撇撇嘴,最终还是一饮而尽:“臣妾,不,我会想你的。”颜妃用力的点着头,“明月寄相思,若是有机会,我一定会去探望兰妹妹。”

  让认真刻板的颜妃用上一声“我”,叫出一声“兰妹妹”,舒兰觉得自己十分成功。

  “瞧你们这态度,搞得跟生离死别一样,哪有那么夸张,行宫又不远,总有见到的机会。”

  希望下次见到之时,每个人都还能保持此刻的心。

  明月寄相思,可月是会变的,人呢?舒兰总有一天要和雍文帝为敌,到时她的两个姐姐如何自处?

  算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夜深,三个喝醉的美人被各自的宫女带回了宫,临走时,手中都还握着自己的杯子,仿佛要将今夜的一切牢牢抓在手心之中。

  ----

  宿醉是有代价的,比如现在的头疼。

  舒兰哼哼唧唧的赖在床上不想起,绿娥毫不留情的把人从床上拽出来,安在了椅子上梳妆。

  呵,有本事哼哼,你别喝多啊!

  “小姐,别怪绿娥多嘴,多大的人了,还不会控制酒量。”

  舒兰赖在绿娥身上继续哼唧:“人家才十四嘛。”

  绿娥艰难的在这个姿势下给自家小姐梳着头,还不忘继续教育:“今日可是出宫之日,您盼了那么久,就不能精神些?到时候在行宫管事面前丢了脸可别难过。”

  舒兰头疼,不想说话。

  这宫里只有不舍分别之人和不想见之人,为了避免一次又一次无意义的送行仪式,她最后一次动用太后权限下了一道懿旨,大意如下:

  哀家为苍生祈福而去,若有送行之心意,不如送到行宫一同祈福。

  果然,清清静静走。

  主要也是后宫也没几个有资格送太后的。雍文帝象征性派了个太监,皇后还在抄经书,静嫔和颜妃早就和舒兰达成了默契。

  其他人?也就两个嫔还有这个牌面,被舒兰随便打发走。

  最终送她出宫的,只有隆重的太后依仗。

  宝马香车,仆妇成群,好不壮观。

  京城中很久没有宫中贵女出行了,一时之间,百姓闻风而至。

  “诶,那车里的贵人是谁呀?”

  “你不知道?那可是以一人之力退吴敏大军的太后娘娘!”

  “不仅如此,当年水患,太后娘娘为民祈福,结果整个灾区一个人都没有死,你说齐不齐?”

  “这次太后又是要为民祈福,才离开皇宫,独自一人去那冷清的行宫。”

  最开始说话的李大娘感慨道:“太后,真是个好人啊。”

  这年头,朱门酒肉臭,如此有良心的达官贵人简直比夜明珠还要珍稀。

  百姓一传十十传百,不知不觉所有人都在悄悄议论太后的仁慈和英勇。

  当第一个人跪下高呼“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后,整条街被慢慢传染,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