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2 / 2)
转天换地,成家立业
两位衙差看够了戏,开始上前煞风景。
“许公子,公务在身,没办法。”
许宣这才依依不舍的与白素贞分开。小青上前向两位衙差施礼,从包袱里取出一包热腾腾的点心,只说给两位官老爷垫垫肚子,途中到饭点,还有好招待。
“好说好说!”两位衙差立刻变了颜色,“只别让我们兄弟太为难,一切都好说!”
要说这两位也是实诚人,再回到船上,二话不说把许宣身上的镣铐都给取下了。左右是走水路,一条船上,除非许宣跳湖,否则是跑不了的。何况还有两位娇滴滴的小娘子跟着。两位衙差交换眼色,感叹这傻人有傻福,许宣的艳福不浅啊!
许宣既与白素贞汇合,得知济安堂已关门大吉,白府也已转卖他人,自己的妻子是不问前程,抛家舍业的相随,心里又是感动又是难过。还要抽时间修书一封告知余杭县的姐姐姐夫不提。只悄悄握住白素贞的手,肌肤相接,一诉衷肠。
船行至苏州城上岸,许宣又被带上了镣铐。因一路上与两位衙差相处融洽,所以不过走个形式而已。许宣跟着到衙门里落过手续,他的案子被交到了当地一位捕头手中。
这位捕头与李公甫大不相同,精瘦,个子不高,脸上总一副笑模样。他之前已得到各方关照打点,对待许宣更是十分客气。
“官老爷,请问怎么称呼?”许宣看他和和气气的,向他攀谈。
那捕头也就随和的道:“好说好说!我姓郝,人送外号好说话!许兄弟,这一路没吃什么苦头吧?”
许宣见他当真和蔼,并不是装出来的,也再无戒心,他问什么,他就老老实实的答什么。
“嗯!”郝捕头很满意的点点头,“办差这些年,我一双眼睛算是练出来了,一看你就是个和善的人儿,既出了衙门,镣铐也别再带了。”
白素贞和小青一起先去寻落脚的住处,许宣尚这边还有些事要向郝捕头请教。来前胡先生交给许宣的那封信里说明,他到苏州后可以去找他的师兄王致宁。他师兄也是经营药铺,药铺的名字就叫致宁堂,在苏州城里算有一号。
许宣这么一问,才发现巧合:郝捕头与王致宁很有些交情。左右今天是办许宣这趟差,郝捕头索性就亲自带着他上致宁堂去。
一路上郝捕头还极尽地主之谊,向许宣介绍城中各条街道,好的吃食,价格公道的买卖铺子。许宣心中感念,真是否极泰来时来运转。及至到了致宁堂,王致宁对他的招待更让他生出宾至如归的感觉,仿佛他不是发配来的,而是来苏州城游山玩水的。
“师伯!”许宣先向王致宁见礼。王致宁是他先生的师兄,他叫一声师伯并不僭越。
“好!好!汉文哪,坐下喝茶。”王致宁一见许宣就十分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