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2(2 / 2)

加入书签

  荀在右父亲希望儿子日后有出息,小小年纪便送他去读书。荀在右人也聪明,很快学有所成,跟着便去考科举,一层层往上考,每一次都很顺利。但有一年忽然跑回来,缠着他父亲硬要改名字,说是因为名字在外面吃了亏。他父亲被缠得没办法,才找到县里曾经教他的夫子,帮忙改了“道左”这个名字。

  问语默默听着,心下了然。

  永兴国以右为尊,荀道左父亲给他起‘在右’这个名字无非就是希望他日后显贵。然而终究是学识不够。‘在右’这名字,在乡里用没什么问题,大家都是一样的身份,长辈们理解。

  然而乡里没问题不代表在外面不会尴尬。荀在右去考试科举并且顺利考中,之后便少不了与人交际,遇人尊卑贵贱分得明白。偏偏他叫“荀在右”,每每到需要讲究座次的场合恐怕少不了被人笑话。他想改名也是情有可原。

  且“道左”这名的确比“在右”好得多。

  “他后来在一个小地方做了县令,”大姐继续道,“但不知道怎么回事,不到一年多,又跑回来,说是辞了官。这可把他爹气坏了,赶着他再去考试。你说做的官再小,怎么也比当平头百姓要好得多,但他偏偏不肯,好说歹说宁愿挨揍也不去考试。硬是把他爹磨到没脾气……”大姐说得详细生动,仿若亲临体会。

  问语和苏予诚对视一眼,均在对方眼里看到了同样的意思——他们懂。

  他们能明白荀道左为什么不肯再去考试做官。

  永兴国虽由几百个大大小小的家族协助统治,但最核心的权利还是在皇帝官员手里。而国家官员选举方法基本沿袭前朝,采用一套完整的科举考试方法。当然在有家族势力影响的前提下,选官也要参考家族元老们的意见,加上皇帝的统治和一套合适的官职,多方结合,也能井井有条。

  但修宁之祸后,很多东西都不一样了。都城的几个家族垄断选官,渐渐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加之现在的朝廷对地方控能力薄弱,统治地方的权利其实更多是在江湖门派手里。

  落在地方上的是乘月山庄这样的名门正派还好,若是邪魔外道,那当地的地方官可就有的受了。

  荀道左做县令时经历过些什么,问语可想而知。

  “荀在右和他爹怼了一个多月,最后终于妥协。现在他在附近城里当教书先生,有个私塾,带着几个学生。这段时间因为农忙才回来帮忙……”

  大姐又讲了不少荀道左和村里的事,最后话题转到自己丈夫身上,说起稻田里拔秧插秧耽误不得,秧苗相差一天长势都会完全不同,耽误农时更是要不得。

  她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