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1 / 2)
中有关机关术的部分让世家和武林众门派都颇为垂涎。太上皇帝曾利用它来打击世家权贵,引起的争端直接造成多个家族的牺牲和没落。
现在桃林中藏着的正是其中一本。
问语刚才还在纠结到底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他们看起来是好人,不论他们找人的目的是不是那本书,拿到书之后又想做什么,以她的思路,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处理办法是置身事外。
庭以归道:“半月前,有一个人来到乘月山庄,声称自己同伴手中有一册《筑术》,因势单力薄无法保存,害怕别人夺去,引起纷争。希望庭某可以帮忙接管……”
问语惊讶地睁大了眼,没想到这事竟然还有这么一个前提。
庭以归继续道:“……他临走之前与庭某约定,一旦被人发现,就将书藏在那片桃林中一块标示桃源所在之处的石碑下。但予诚先前已经去过,没想到林中情形如此诡异。姑娘若熟悉那里,可否帮个忙?”
问语记得,那个人藏书的地点,正是在一块写着“桃林秘境”的石碑下面。
现在那个藏书的人已经被杀,他的同伴想必也是同样的遭遇。这样一来,把书交给庭以归岂不就是他们的遗愿?
“他们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把东西交给你?”
“防人之心不可无。”
这里说的被“防”的人是他自己,一般人多少都应该有些尴尬。然而庭以归说起这话却面色不改,甚至还带有一点点提点问语这个初出茅庐的后辈的意思。
光明正大又体谅他人。所谓“人不知而不愠”大概就是这种吧?问语暗暗敬佩。
而且那个人愿意把那么重要的东西交给这个叫庭以归的人,是不是也可以说明他在江湖上的信誉非同一般?
问语想到这一层,于是点头答应。
庭以归当即起身,朝问语端端正正做了个揖。问语连忙起身还礼。
考虑到还有别的江湖门派盯着《筑术》,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庭以归把其他几个手下都留在客栈,交代了一些事情。然后挎了把剑,只带苏予诚一人,跟着问语进了桃林。
问语看他腰上别的那把剑,外形很是秀气。她不懂剑,但直觉这一定是把好剑。
苏予诚带了个大包袱,里面装了些应急的东西。
问语走在前面带路,时不时抬头去看各色的鸟。
她和鸟类交流,不一定需要开口说话,简单的意思,只要一个眼神,鸟儿就能明白;问语从鸟那里接受信息,也不一定是通过叫声。两者之间就像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默契。
她很庆幸现在是春天,林子里鸟类特别多,活动也频繁。如果换做是冬天,只有少数鸟类还出来,她绝对会很快暴露。
走着走着,问语听到一只鸟告诉她:后面有人跟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