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1 / 2)

加入书签

曲响起,我接到了我如今丈夫的电话,他是一个事业心很重的男人。这也没什么不好,因为我的事业心也很重。一年之中,我们有三百天的时间是见不到对方的,即使见到了,也只是匆匆忙忙的打声招呼又各自忙忙自己的事。

  我们连性生活都很少。

  “我妈说该要个孩子了。”他的声音略低沉,没有杜嘉义那样如珠落玉盘的清悦,是一种扣人心弦的声音,让人想起中世纪时的国王。

  我沉默着没有说话,街边的柳树绿茵茵的,在地上投出一片影子,我驻足,盯着那影子看,电话那边的他也没有说话,我们就这样沉默着,我甚至可以听到他翻动纸张的声音和笔尖与纸张摩擦的“沙沙”声。我们就这样沉默着。

  听到有小贩的吆喝声,周围有些吵,他大约也听到了,缓缓问道:“你现在在哪里?”

  “江城大学。”我回答道。

  “嗯。”他应声。我听到纸张又翻过去一页,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我和他结婚两年,是我妈的朋友介绍的,认识的时间其实不久,后来大约是抱着“凑合着过吧”“先处处看”“感情是需要培养的”这样的想法,二十八岁,我和他,结婚。

  在维也纳举办音乐会时,我和他刚结婚不久,他当时一直坐在台下,我还见到了杜嘉义,他来恭喜我完成自己的梦想。

  是的,我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在14年7月20日,我完成了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我花费了九年的时间!

  九年,一个人的一生有多少九年?我和杜嘉义认识的两个半九年,我和他结婚,只有九个月!

  生活真是戏剧化,有些情节是要比八点档还要让人觉得狗血的。就比如,我从未想过我的丈夫会和我的青梅竹马皆前男友认识,更让我感到尴尬的是,他们在音乐会结束之后提出要一起吃饭。

  我只记得那天那顿饭异常尴尬,具体的细节也都已经记不清了。

  他的工作很忙,那顿饭吃完之后他就飞去了伦敦,等到再次见面,我和他,再次见面,还是在他的妈妈的警告下去向家见的面。我的丈夫,向逸豫,是一个很成功的金融家。

  吃过饭之后他要去湘城参加商研会,我在向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去了京城,作为一个音乐会的特邀嘉宾。

  很多时候我和他都是用手机沟通,隔着看不见的无线电磁波,隔着不知道多少山多少水,隔着无以计数的时间,听着彼此的声音,彼此的呼吸,最终在长久的沉默后,挂断电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