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 / 2)

加入书签

 …

  “按照惯例,衾臾今日依旧出一则词中的一句,能接上后半句的宾客,今夜的花销全有小女子承担。”

  “好!”

  “好!”

  …

  宾客们纷纷应和。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她缓缓踱步,将词娓娓道来。

  宋榆几乎没怎么回想,下半句就要脱口而出了。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远处一约莫二十四上下,体型稍显富态,身着墨蓝色衣衫的男人,几乎在那女人最后一个字还未全部吐出时,便着急起身。

  “衾臾姑娘今日出的题可甚是容易啊!李清照的这首咏梅词,可是广为流传的!”

  那男人一脸的得意。

  台上的女人只微微笑了笑。

  “也本是我才疏学浅,比不得在坐的各位公子们,实在是希望各位多来捧场…如果我没记错,这位公子姓陈吧…”

  听了这话,那男人更是眼里放光,嘴角都快咧到耳根。

  “真是难得姑娘将我记在心上…”

  ……

  “…呸!真叫人恶心…”

  宋榆闻声看向一旁,柳程远满脸的嫌弃。

  “他爹不就是地方一小官嘛!得意什么…谁不知道他陈二天天不学无术,只会吃酒作乐,今日这词,定又是旁人提醒的!…”

  宋榆看过去,果然那男人身边坐着个瘦小的男子,一身的书卷气,猫着头,畏畏缩缩的样子,和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他失神的短短一阵里,那女人不知什么时候便消失于台上,只留下些不出彩的。

  “…刚才那女人呢?”

  “下台去了啊…”

  柳程远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

  “…什么时候…”

  他有些落寞的小声嘀咕。

  “她是这里的台柱子,每十天来两场,也只唱一曲,谁的酒都不吃,谁的面子也不给。‘堇臾楼’这名号就是从她名字那儿来的。来这儿的客人,也都是奔着她的…”

  “…那她也和其他人一样…”

  宋榆瞥了眼周围花枝招展的女人们。

  “…我只听旁人说,她出身低微,出来赚钱是为了给弟弟看病,只卖艺不卖身。可像她这样的女儿家,什么支柱背景都没有,还能在这人际混杂的环境里孑然一身,定是身后有厉害的靠山!”

  “既有可靠之人护着,那她为何还要来这种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