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9(2 / 2)

加入书签

皇帝召集大臣商议过后,兵部紧张运作,户部着手安排后续的粮草军需。

去岁在南方大力推广粮食增产的种植新方法,各地亩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今年新一季的水稻已种下,待到七月又是丰收景象,后续粮草无需担心。

每年蛮夷犯境皆在秋收之后,彼时大齐新兵已练成,参战人员已就绪,粮草军需也准备妥当,以逸待劳,定能给蛮夷迎头痛击!

就在朝中上下皆用心备战之时,一件意外发生了。

浏阳郡地震了,情况十分惨烈。晋阳王上书,痛泣地震过后的浏阳郡是多么的悲惨:房屋倒塌,土地崩析,无数百姓埋于瓦砾之下,满目疮痍,哀鸿遍野,因心痛万千百姓流离失所饥寒无衣食,故上书请求朝廷施以援手。

对付灾荒,朝廷的一向做法是拨款赈灾。

赵御收到暗卫来信,确认浏阳郡灾情的确严重,便也同意给浏阳郡拨款十万两白银。可这笔赈灾的银子由谁送过去,才能保证其不与晋阳王勾结贪污灾银,又能保证这笔钱能用之于民呢?

对于渴望往上爬的人来说,这是个出头的机会,可这差事并不好当,极可能吃力不讨好,尤其是在晋阳王的地盘,上下阻力大难以施为。

朝中大臣推举了人选,也有人请命。

赵御思虑再三,点了一个人为钦差。

无容置疑,这个最合适的人选非沈砚北莫属。

82.赈灾

沈砚北从未想过自己不久前才风光了一把, 还没过多久又得风光一把。只是风光的方式略有不同。上一回状元游街, 算是他用实力争取, 可这一回……

嗯,他被贴上了皇帝身边红人的标签。

翰林院修撰为从六品官员, 即便京官比地方官稍高可也还是太低了, 从古至今就没有官位这么低的钦差。可赵御是什么人, 他已经把应该承袭侯爵爵位的顾长封弄成了镇国公世子,想要把从六品的沈砚北弄成钦差根本不是难事。

于是沈砚北升官了。一下子从从六品的翰林修撰变为从五品的翰林学士。

虽然看起来官位只提了一阶, 可这升迁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