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5(2 / 2)

加入书签

沈德忠解释道:“家里原本就贫苦,老子娘身体不好,为了多赚些钱,男人在外头跑船,前阵子船沉了人也没了……”

沈砚北了然,向沈德忠了解沈家村人的经济情况后,道:“下半年有谁想鱼稻鸭一起养的来找我,我教大伙养。另外我会按市价收购大量的豆角白萝卜大白菜,村里人可多种些。”他的辣椒已经种下去长苗了,下半年就能收成,到时候正好可以腌制酸辣的蔬菜。这一带临江,县城的码头有船北上,他的酒楼推出酸豆角后,有不少南来北往的生意人前来订购。北上的路途遥远,水路不似陆路可以频繁补给,船上需要准备能长期保存的食物,所以腌制类的蔬菜和肉类很受船家的欢迎。有精明的商人嗅到其中的商机,早早就和他订了上百坛的酸豆角。等酸辣味儿的腌菜推出,他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找他订货!

知道沈砚北这是有意帮大伙,沈德忠感激道:“行,我回头就和大伙说!”

沈砚北笑笑。此举算是一举两得,即解决了自己腌菜的菜源问题,也帮了村人一把。不过村人真想要发家致富,就看他们的胆子够不够大,敢不敢跟他干了!

黄灿灿沉甸甸的稻穗齐齐垂着头,收割稻谷的汉子手一揽,左手抓住一把稻杆,右手的镰刀一挥,稻杆根部被切断,成把的稻子倒伏在地……

抬头擦了擦额上的汗,徐大叔看着满地金黄,眼里满是敬佩。当初他也以为沈砚北在田里养鱼是胡闹,可事实证明人秀才老爷就是有远见!他这几日帮忙收割了好些人家的稻子,沈砚北家的稻谷品质最好,预测也是产量最高的!

八亩水稻花了不到两天时间就收割完,一称,沈家村人全都震惊了。田好苗好打理好,一般也就亩产四百斤,可沈砚北家的水稻竟达到了恐怖的八百斤!

竟整整翻了一倍!

对这个数,沈砚北还是比较满意的。在现代一般一亩地的亩产也就八百左右,只是是以公斤来算!古代条件有限,没杀虫剂没化肥,他种的地能亩产现代的一半已经超出他的预料!

沈家村沸腾了!家里有水田的人家纷纷上门来请教沈砚北如何种地。沈砚北也不藏私,详细给讲解了又实地传授经验。待种下一季稻谷的时候,沈家村村人的稻田里全都围上了渔网。

沈德忠有些担忧,村里人齐上阵,人人都按照统一模式来种田,能增产固然是好事,只是到时候鱼和鸭子猛增,这要如何卖得出去?

“无妨,到时候村人们若是卖不出去可以卖给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