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1 / 2)

加入书签

们辟了一条关于在中国北部史前研究的新途径。中国有历史就有关于蚕业的记载,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指数。”

  “以考古家眼光看中国,遍地皆黄金,可惜没有人会捡。”

  这一年,李济先生33岁,他仍旧是23岁。

  她看见坐在下面的他眼神里满是兴致,她似乎能听见他血液沸腾的声音。

  真好。

  她替他高兴。

  宋蛮醒过来,一双眼睛把天花板直勾勾盯着。

  她开始思考这大半年来的梦。前面的梦全是在北宋的背景里发生的,一直按照时间顺序向她讲述那个少年的故事。如果写成书,那就是一部人物传记。直到少年拒绝了归山,北宋的故事在这里断掉。

  而后就是民国。梦里的青年一定就是那位北宋少年,她很笃定。

  那么,他是怎么从北宋来到民国的呢?这中间发生的最关键的一节没有告诉她。

  如果一定要给个解释,她相信这背后有归山的手笔。她记得归山说他会回到画中的。所以,归山一定知道。

  他们是真实存在的人吗?

  她回想梦境,脑海中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她赶忙打开手机,输入“李济”两个字。

  “中国考古学之父”,这是出现次数最多的结果。因为简易的原因,她对李济先生是知道的。问题在于她并没听过西阴村这个地方。

  她点进李济先生的词条,资料显示李济先生确实主持过西阴村遗址的发掘。

  宋蛮一颗心剧烈跳动起来。

  临近春节,《清明上河》才更新到第三话。导演给大家提前放了假,比起别人,他们还多了半个月的假。她猜测导演这么安排,是因为要陪老婆去冰岛旅游。工作室的发展全靠大家用爱发电,激情工作。

  一般学生到这个时候早已经放了寒假,但简易还得做项目,为年后去新的实习工地做准备。为了迁就她的时间,宋蛮晚买了几天的票,等到简易终于放了假,两个人才吭哧吭哧扛着行李回西安。

  最初认识时,宋蛮发现简易对春节一点也不在意,她老说春节比不上冬至重要。在她的追问下,宋蛮才知道简易没有亲人,每周都去给人做饭帮工挣学费。

  从那以后,宋蛮家大年三十夜的饭桌上就多了一个简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