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 / 2)

加入书签

经,及至弱冠已经饱读诗书、工于书画。他天资聪颖,意气风发,年少不知愁滋味。

  最初做梦时,她站在一团白色浓雾中,看不清情形,可周围的声音却清晰异常。摇橹声一荡一荡,街头叫卖声不绝,夹杂着风和花的声音。

  一不留神腿弯被人撞了,一个孩童从浓雾中跑来,往她边上跑去。

  后面跟着个少年,急急追赶男孩。

  男孩停下来,转头看向宋蛮身后,满脸欢喜:“阿兄,快跟上!买蜜果吃!”

  宋蛮愣在原地,男孩的脸一片模糊,她看不见。

  她转身去看男孩的哥哥,果不其然,少年同样没有五官。

  就在这短暂发神的工夫,男孩哥哥直直朝她撞来,不等宋蛮闪躲,他已经从她身体穿过去了。

  宋蛮低头看着自己的身体,刚才她身形被扭曲了一瞬,轮廓化为烟雾悠悠散开,但只是一瞬,烟雾又重新塑造出她的身体。奇怪,为什么男孩能碰到她,男孩哥哥却不能呢。

  是梦吧?这是梦吧。

  白雾裹挟着宋蛮连换了好几个场景,要么是男孩从家里翻墙出去,要么是与伙伴上街打抱不平……男孩渐渐长成了少年,脸上仍旧稚气未脱,却明显成熟了许多。

  而这一回,他收拾好行囊要上大宋都城汴梁去游学。

  少年准备在那高高的庙堂闯出一片天地来,他将脸贴在骏马脖子旁,手抚着光亮的鬓毛,而后翻身上马。直起身时,宋蛮看不清楚少年的五官,却能感受到他眼里灼亮的光芒。少年郎未经挫折,满心都是对未来的向往。

  宋蛮就是在这里醒的。将醒未醒的瞬间,她手上忽然浮现一幅字,只够她看一眼,梦境世界顷刻间崩塌。

  宋蛮从床上坐起来,凝视自己的双手。掀开被子,宋蛮走到工作台前,开灯,拿纸,置墨,取笔。

  最后一幕过于真实,想忘也忘不了。

  笔蘸了墨,在宣纸上一笔一划,她勾勒出字的外形,再填色。凭着记忆,她写下梦中看见的那幅字。

  “少时风流,锦衣玉食;夏着衫,冬衣裘。无困顿之忧,无疾苦之愁。回首往事,好不快活。到得如今,家国飘摇,世道沧桑。父母不再,兄长无着。寄人篱下,如雨打浮萍;一袭青衫,是山野过客。昔日为名所累,总成梦幻,不若寡情寡性,不悲不喜,不贪不争,毕生足矣。”

  她有些为少年唏嘘,这大概是他历尽繁华后的自述。

  宋蛮是个动画分镜师,分镜师的工作是把文字剧本转化成镜头语言,在实际制作前将故事变成镜头画面。分镜师——尤其做动画的分镜师,必须要有扎实的美术底子。所以在记得梦境细节的前提下,丝毫不差地摹出那副字不是难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