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 / 2)
里不是有个茶馆么,我爹和那老板知交,但现在那老板觉得生意不景气,想转手让了。我寻思,不如咱俩给他盘下来,再往里加个评书,上点你拿手的,不挺好么。”
张显“咦”了一声,细细斟酌,想罢,“听起来确实是回事,可我没钱啊。”
“呐,这你就装了啊,前几年师傅带着你跑场的时候,赚了不少吧?”
张显尴尬一笑,道:“师傅说,那钱留着成家。”
忽见面前何关就在闷着乐,还有点要哭的作势,不过是高兴的。
“刚夸你聪明,怎么转眼就笨蛋了,钱生钱啊,不然你把那钱放那放着,它还能自己生钱出来啊?不会!只会发霉知道吗?”
“那,既然老板觉得不景气了,我们弄下来肯定也是如此,虽不懂生意,但也知道什么位置生何种钱。”
何关顿时哑口无言,心中作想,这个二愣子居然还打算起来了,奇事。他以为,张显这些年下来,除了老师傅的话,其他时候就是个木头,自然也就不懂得如何算计,没想现在竟会反问。
何关再一细细琢磨,沉吟道:“既然不出钱,出力可否,我月月付你工钱,也算讨个生活。”
“这个……我还需要想想。”
何关心切,拍他道:“嗐!咱师兄弟两,我又害不着你,就这么说了吧,我回家和我爹谈谈,等到时候开张,指望你热场啊。”何关拱手。
张显尚未作答时,他就已经风风火火出了门。
念至何关近些年,因为家里不愁吃穿,他的心思并不在学艺上,哪怕后面学的一招半式,他也很少与旁人说道。大约是觉得没什么劲头,比勾栏院那些女子又高贵到哪去,反倒还不如她们娇俏靓丽。
也是,想他们这行鼎盛时期百家争鸣,有钱没文化的人家大多也愿意把孩子送来学个口技,觉得面上有光。张显却不赶巧,他幼时,江湖上说评书的还不算多,也正是出人才的时候,可那会儿他小啊,总不能穿着开裆裤就与人话三国。等到成年,口舌伶俐时分,评书这行,却没多少人了。个中原因不仅是今上崇文之号令,更多的还有,日久失心。
张显不敢说他能不能把这一脉传承下来,只是应了前辈凌蒙初的那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作者有话要说:
戊戌年庚申月己卯日,宜开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