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69(1 / 2)

加入书签

r /> 这倒没什么,反正公文和教学也差不多,当书看便是了。

但是,既当了有实权的官儿,那就得对百姓,对国家负责,别说每年有寒暑假让他可以带着宝璐出去游玩,便是每个月的休沐时间都未必有。

比如他舅舅,不忙时可以旷班回家陪妻儿,可要是忙起来,他每天出门时妞妞还睡着,回来时妞妞又已经睡着了。他可不希望以后他闺女睁眼后,闭眼前都找不见父亲。

而在书院教学不一样,即便还有翰林院的事情要负责,他处理这些事情也绰绰有余,哪怕是最忙的时候,他每天也能抽出时间来陪宝璐练剑,陪闺女做一小会儿的游戏。

而且,顾景云在政事上没有野心,以前他渴望权利是为了替舅舅平反,然而现在他的愿望已经达成,对权利也就可有可无起来。

而且现在满京城,甚至全大楚又有几个人敢得罪他?他不需要权利来谋私欲,只要没人寻死的惹上他就行。

所以综合考虑,顾景云不愿意掌实权,面对一脸失望的李安,顾景云浅笑道:“我可以为陛下培养许多的人才,这还不够吗?”

“然而他们都不是先生,先生有大才,若能如朝是国之大幸,也是民之大福”

“再有大才我也只有一个人,”顾景云摇头道:“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做的事也有限。但在书院里不一样,教授举人班,我每三年便能给你,给朝廷提供一批人才,以上一次的中举率来算,我三年教出来的学生最起码会有十八个,有用之才哪怕对半分三年也有九个,那一年便有三个。就算我教学二十年,二十年后只举人班就有六十个有用之人。”

“三个臭皮匠尚且能赛过一个诸葛亮,那这六十个可用之才难不成还比不过我一人吗?何况除了他们还有我从启蒙班带到毕业的孩子,我自信我教出来的学生即便是庸才也不会是普通的庸才,于国于民都会有用,哪怕只是每年多纳了那么一些赋税,他们也比一般的百姓要强……”

顾景云长篇大论,李安也听明白了,失望道:“所以先生只愿教学,不愿在朝堂上更进一步?”

顾景云微笑着颔首,“当有实权的官儿太累。”

李安无奈,“这才是先生不愿意的原因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