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57(2 / 2)

加入书签

而每届那么多的进士,不是谁都能进翰林的,除了前三甲,二甲进士须得再考一次,取成绩优者进入,每届十人到二十人不等。

而同进士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直接外放。

而御前行走,顾名思义,可以经常在皇帝面前晃荡,刷刷好感度,主要负责记录皇帝吩咐下的事,若得宠,有时候还会拟定圣旨,一旦熬出头,即便最后不能为相,成为一员封疆大吏却不难。

且御前行走不是每一届都补充的,而补充最多也不过三两人,比进入翰林还难。

若入不了翰林,也谋不到御前行走的缺,那最好便去六部任给事中。

给事中只是七品文官,但负责的却是整理筛选地方呈上来的各部公文及奏折,以及检查上面批阅下来的公文及奏折,将它们抄录后归档,再发下。

这个官职官位很低,却是掌握实权的,而且消息之灵通,权势之大不下于地方三品官吏。

翰林院里出来的翰林大多会降品从这个官职做起,等熟悉本部事务后便得升迁。

郑家和施家人脉权势都不少,只要他们俩人足够争气,殿试后的名次能考前一些,即便不能入翰林也能谋到六部给事中的官职。

所以他们并不急着参考,考出一个好的名次可以让他们少走十年的弯路。

他们的目标是封侯拜相,自然要把基底打得漂亮些,但赵宁不一样,他此生最大的理想也就是考中进士,光宗耀祖了。

至于考中后当不当官,当什么官他却不多在意,所以他是逢场必下,哪怕考不中,积累经验也好呀。

他与顾景云结识后才知他志向之远大,计划之周密超出他所想,本来还以为他是个例,但此时再看郑旭及施玮俩人,这才发现他们也都有自己的计划,对自己将来要走的路清晰得很。

赵宁愣怔在当场,暗道:我以前之所以将考中进士当做毕生所愿,是因我想要考中进士实在是太难,可如今我认识了顾兄弟,路越走越宽,考中进士也非不可能之事。那我是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