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2(2 / 2)

加入书签

  

  柳氏却笃定道:“难迈也得迈,为了女儿,为了咱们自个儿!”

  

  ***

  

  翌日一早,晓雨初霁。

  

  一辆简陋的马车行驶在进京的路上,车内坐的是苏明远两口子,还有他们的小女儿苏婵。

  

  “娘,大嫂知道咱们当初抛下老宅跑了,去了可怎么圆?”苏婵了解她娘,凡事在嘴皮子上必不会落下风,有理儿的没理儿的总能给自己找着个体面的说辞。

  

  柳氏昨晚已教了老爷一夜,这会儿也正欲教导女儿在这事儿上的说辞,却不料机敏的女儿自己先问了。柳氏便将定好的说辞给苏婵说了一遍,嘱咐她务必记好。

  

  一家人总得统一口径不是,免得到时说了三岔儿去,让人一眼识穿。

  

  苏婵磕着瓜子儿听完柳氏说的,淡淡蹙了蹙眉,觉得有些难以让人信服,便与娘商讨着又精改了几处细节,之后娘俩才一拍即合,将最终版本给苏明远又复述了一遍。

  

  “娘,我觉得吧,这套说辞哄骗叔父叔母是没问题。”边说着,苏婵磕了粒瓜子,将壳吐在马车里,复又拿起一粒磕着,咬字不清的说道:“就是苏妁难说!”

  

  苏婵只比苏妁小半月,故而平日里即便当着面儿也懒得唤苏妁姐姐,多是直呼其名。

  

  柳氏若有所思的咂了咂嘴:“苏妁那丫头也不知是怎的,小时明明很让人省心,自打及笄后就突然长了心眼儿似的!”

  

  原本柳氏还私下同老爷盘算过,三房就生了苏妁这么一个丫头,桐氏到了这个年纪也不可能再要孩子了,那么等苏妁一出嫁,三房的家当指不定还能分些给他们的子女。故而苏妁憨憨软软与世无争的样子,才最符合她的期待。

  

  苏婵心里倒是不在意这些看到眼里的利益,她所想的更为长远些,她想的是借着此次难得的进京机会,能在京城里找门亲,等嫁人后就可以不用再回郎溪了。

  

  “呸”一声,吐了两片瓜子壳,苏婵说道:“娘,不管怎么说,这回既然咱们厚着脸皮来了,就得想法子多在叔父家住一阵儿!不然这面子可就白豁出去了。”

  

  柳氏何尝不这么想?可是那总要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眼珠子转了一下,忽然一计上了心头!

  

  “大哥家是以治病为由,可病早治完了也不见回。苏博清是以考乡试为由,可榜都放完了非但不回,还连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