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4(2 / 2)

加入书签

  西式调香借助酒精对香味的挥发,将不同的香精搭配出了层次感,因为气味挥发的时间、速度、留香时间都有所不同,因此便区分出了前中后三调。

  但是华国古法调香就很难做到这一点,为了让气味交融协和而不显得驳杂,在分量的把控以及香材的处理上就需要更多的技巧来弥补不足了。

  面对这款名为“阴朔”的香水,易尘几乎使尽了浑身解数,等到她从忘我的状态中回过神来时,大半个下午的时间都过去了。

  “居然都这么晚了。”合香还差最后一道工序,但是房间中的气味却已经驳杂得不行,易尘走到窗边推开窗,想让房间透透气,“今晚……是月圆之夜啊。”

  窗外拂面而来的一阵清风让易尘有些昏昏沉沉的大脑霎时一清,早已被各种气味麻痹的嗅觉也重新变得灵敏,让她忍不住满足地叹了一口气。

  “用了老爹的东西,就干脆将调香的过程做全套吧,免得他在心里腹诽我不厚道。”

  易尘将快要完工的合香拿到了窗边,恰好此时天边的乌云散去,圆月将温柔的清辉撒向了人间。月光照在窗台上,将盒中的粉末照得晶亮。

  《香道》这本书上记载了古时用香的祭奠仪式,但是易尘本身没有信仰,又觉得麻烦,因此从来都没有做完过一套完整的香道仪式。

  小时候的易尘难得见父亲调香,发现父亲调完香后总要做一套奇怪的手势,虽不懂其中的韵味,但也下意识地觉得肃穆庄重,格外具有仪式感。

  华国人注重“仪式感”,这或许来源于儒家雅正谦恭观念的影响,但是易尘觉得,“仪式”本身是为了让某件事情变得与众不同。

  比如说婚礼、葬礼、拜师礼,华国人喜爱用一场庄严的仪式来铭刻那些不能轻易忘却的记忆,只为了将来能回想起那天的场景。

  易尘喜爱香道,却始终欠缺了父亲身上那份厚重庄严的仪式感,缺少一种发自肺腑源自生命的虔诚。

  父亲在身边时,她无忧无虑,没能学会感恩;但是在双亲离世之后,她终于意识到生命的厚重,以及“仪式”本身存在的意义。

  就比如现在——与其他调香的作品不同,这款名为“阴朔”的合香是易尘目前能做到的极限,这不仅仅只是一款香,还融入了她对友人所有的祝愿与记忆。

  易尘食指与中指缠绕,双手并起,五指指腹相合,结了一个宛如菡萏花苞一般的“莲生印”。

  虽然相隔了一个世界的遥远,但是她依旧希望那位伫立云端的剑尊能大道通顺,永享仙途。

  易尘双目紧闭,指如花绽,娴熟而流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