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6(1 / 2)

加入书签

>  谁对谁错,他心里清楚得很,乐阳这种招摇的行为,不能惯着。

  更何况,再怎么说,能照顾未来亲家的面子,那就要好好照顾。亲家间有毛病,会影响儿女感情的。

  自家儿子脾气这么差,他这个做老父亲的,总要替他多考虑一些。

  太子把批好的奏折放到一边,拿起另一本奏折,这是一道请安折子,他随手在上面打了一个勾便扔到一边:“父皇,京城好儿郎这么多,您把儿臣天天拘在御书房,万一您未来儿媳妇被别人勾引走了怎么办?”

  昌隆帝皱了皱眉,他看了看自家儿子那张俊俏的脸:“别担心,你除了身份尊贵外,还有一个优势。”

  太子抬头看自家父皇。

  “你长得好看。”昌隆帝道,“别的儿郎不及你。”

  太子叹息:“父皇,以色侍人能得几时好,儿臣觉得,您还是要放儿臣出门。”

  昌隆帝惊呆了,儿子为了出宫,什么不要脸的话都能说得出口?

  “罢了罢了。”昌隆帝摆手,“三天可出宫一次,缺什么去朕的私库拿。”

  “父皇,您不仅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好皇帝,还是万年难得一见的好父皇。”

  “是啊。”昌隆帝面无表情冷笑,“朕这个万年难得一见的好父皇,却没有一个万年难得一见的好儿子。”

  太子默默垂首,继续帮着昌隆帝批奏折。

  这道奏折是工部侍郎林舟呈上来的折子,说是想在京郊做一些试验田,希望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太子把折子递给了昌隆帝。

  “你以为如何?”昌隆帝问太子。

  “农乃百姓根本,儿臣以为可行。”太子道,“不仅如此,还要甄选工部擅农事的官员负责此事。”

  “你觉得林舟做不好这件事?”

  “儿臣只是觉得,他一个人做不好这件事。”太子拿来工部官员的名单,在上面勾选了几个名字,“父皇以为这几人如何?”

  这些人有皇室后代,有世家贵族,也有武将后代与文人后代。

  “好。”昌隆帝欣慰一笑,“就照你的意思办。”

  奏折批完以后,昌隆帝忽然道:“元溯,朕欲把京城禁卫军交给花应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