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1 / 2)

加入书签

官扶自己起来,“京城里的人,可不像边关简单。”

  “太后,您待福寿郡主可真好。”女官挽起帘子,扶太后到窗边坐下。

  “那孩子的眼睛好看。”太后笑,“心也诚。”

  “这话何解?”女官见太后有谈兴,便大着胆子多问了几句。

  “每次她与哀家出门时,手臂一直是护着哀家的姿态。”太后十五岁进宫,现已年过花甲,经历过不少事,看过不少人,自认看得懂三分人心。

  “看来是宫中的刺杀事件,让她以为宫中处处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冲出一个杀手。”太后失笑,“她那细胳膊细腿的,让哀家看着都揪心。”

  “还是太后您火眼金睛,奴婢什么都没看出来。”

  “那是因为你没见过琉璃的母亲,当年琉璃母亲护在哀家身边时,也是这般姿态。”太后笑,“当年哀家问她,为何要如此。她回答说,那种姿势最容易发现敌人,也最容易把哀家藏在身后。”

  说到这,太后忍不住笑出声:“到了哀家这个年龄,身边从来不缺刻意讨好的人,但是这样心诚却不说出口的孩子却不多见。”

  女官闻言,语气里不免带上几分遗憾:“只可惜郡主体弱,不然也会成为将军夫人那般的巾帼英雄。”

  “儿孙自有儿孙福,谁说子女一定要像父母那般生活。”太后倒是看得开,“万事不可强求。”

  女官轻轻给太后捶腿:“太后说得是,奴婢只是有些心疼郡主的身体。”

  太后点头叹息:“这倒是,身体不好还爱挑食。等她父母回京,我让他们好好管管她。”

  女官心想,郡主跟着父母在边关生活了十五年都没改过来,这辈子恐怕都很难改了。

  马车从寿康宫出来,还没行多久,花琉璃就听到有人在叫自己。

  “福寿郡主,请留步。”

  花琉璃掀开帘子,看到一位穿着浅色宫装的女人被宫女扶着,面带笑意地看着她。

  “淑妃娘娘安。”花琉璃从马车上下来,给淑妃行了一礼。淑妃是五皇子生母,据说是书香世家出身,难怪把五皇子养成了一位如玉君子。

  “郡主不用多礼。”淑妃伸手虚扶花琉璃,“你这是要出宫?”

  她看了眼跟在花琉璃身后的几辆马车,知道里面装的全是太后、陛下还有太子给花琉璃的赏赐,从身后宫女手中拿出一个宝盒:“不知郡主今日便要出宫,原本还打算去寿康宫看你。听闻郡主体弱畏寒,这块暖玉有养身之效,郡主若是不嫌弃,就收下吧。”

  “这怎么好意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