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1(2 / 2)
王成志当即表示不能相信这个推测。他以一个正常人的心态去看这件事,觉得十分牵强,侯红英明明是受害者,她应该是害怕凶手的,怎么会本末倒置反过来帮凶手钓饵,让他去残杀其他无辜的女子呢?侯红英对一个穷凶恶极的凶手产生感情,这本身就不符合常理逻辑。
容彻也没有与他争辩,只是讲了一个被当作教材的真实发生过的人质情结案例。
1973年8月23日,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某家银行里,突然闯进两个全副武装的绑匪,先是一阵狂扫乱射。绑匪一边扫射一边说:party开始了。此后,绑匪将几名银行职员挟持为人质,并将他们扣押在银行的地下保管库里。匪徒提出的条件是,释放在押的同伙,保证他们安全出境,否则将人质一个个处死。经过六天的营救,警方设法打通了保管库,用催泪瓦斯将人质和劫匪驱赶出来,狙击手同时作好了危急情况下击毙劫匪的准备。然而,离开保管库后,几名人质反而将劫持者掩护起来,保护他不受警方的伤害,此后甚至拒绝提供不利于绑匪的证词。更为离奇的是,其中一名女人质还由此爱上了一名劫持者,等他获释后就要嫁给他。
人们无法为这个匪夷所思的事件做出合理的解释,只好将它病理化。从而,在心理学、医学领域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心理疾病: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个病症又被称为人质情结,概括而言,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容彻将这个案例简单的修改了一番,讲给王成志听,并告诉他,从人类文明开始,这种心理病症就已经存在。
正文 第三百章布局
容彻还说,“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其实在人质挟持事件中非常普遍。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患者,他们最初惊恐,接着会局部、微弱的反抗,如果反抗无效,他们倾向于沉默与接受自己被劫持被统治的现状,最终甚至习惯被劫持,依赖被统治。侯红英被绑走后,受到了施暴者的凌虐和侮辱,她感到绝望,以为无路可逃,以为必死无疑的时候,施暴者开始对她施以小恩小惠,而侯红英必须顺着他,依附着他才能活下去。当一个人想要活命的时候,最容易受骗,侯红英就是在那个时候,被凶手控制了思想。她从心理上、精神上对绑架了他的凶手产生了依赖。玖娘刚刚说侯红英是自愿帮凶手钓饵的因由,便是如此!”
王成志听了容彻关于人质情结的解释,这会儿整个人都是飘的。他觉得不可思议之余,又深深的折服容彻和程安玖二人的见识和眼界。这什么斯德什么症的心理病,他可真是听都没有听说过,但细想侯红英言行反应,倒又像是容彻解释的这么一回事。
可他还有一点想不明白的地方,“后面凶手不是放了她了吗,她得到自由,生命安全不再受到威胁了,完全可以摆脱凶手的控制,就算不听他的摆布,凶手也奈何不了她啊,为何她还要帮凶手钓饵呢?”
程安玖抿嘴一笑,心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