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5(1 / 2)
没办法了,才来请的王国栋。
看又有挣钱的机会,王国栋对韩老太道“娘你看,这不是钱又送上门了吗?我出去这一趟,最多一两天,怎么地也得挣上好几十,几十块钱您算算能买多少砖?不比您带着我们去砖窑上工强?”
韩老太笑着打了他一下“你说得有理,那就不去砖窑了。赶紧的跟三林子走吧,别让人家等久了。”
王国栋安抚了他娘,就先跟三林子去红星公社。这么好的教学机会,肯定不能让他的学员们错过。
光拆装机器只能提高对机器的了解,对修机器实在帮助不大,要想学好学精,还是要多接触有问题的机器,他当初不就是这么练出来的吗?
乔福山对他的教学计划非常支持,让几个学员开了一辆拖拉机,带上一些备用零件,就跟着他去了。
两天时间王国栋跑了三个公社,挣了九十块钱和三十斤的白面并一袋子黄豆。
带回家韩老太高兴的合不拢嘴,一叠声地吩咐王国芝拿盆来,先把白面给他大伯娘二伯娘各舀两葫芦瓢送过去,再拿袋子来把黄豆也给分上些。
打发了王国芝去送东西,韩老太发愁道“你这个活确实能挣大钱,可你教给了那么多的人,等他们都学会,再想挣这个钱可就难了。”
王国栋失笑“娘您放心吧!我会干的挣钱活可多着呢,不在这一两样,咱们的好日子可在后头呢!”
王国栋对以后能否过上好日子那是心知肚明的,只要再过十年,甚至不用十年,政治气氛不这么紧张了,那还不是想怎么挣钱就怎么挣钱吗?
现在大家穷,那是因为制度原因,社会不允许人员物资流动,大家都被固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日常所用都是靠自己劳动得来的,所以日子过得是缺东少西苦巴巴的。
十年后就不一样了,有才华的,有技术的,有脑子的,最不济还有力气的,人人都能一展所长,老百姓的生活立马就大变样了。
王国栋还记得上辈子自己家乡的村民们经历了三个集中建房的高/潮,第一次是八十年代中期,包产到户几年后大家日子好过了,纷纷把自家的泥土房推倒盖起了砖瓦房。
第二次就是就是千禧年左右,日子更好过了的人们把自己的砖瓦房推倒,建起了小二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