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2(1 / 2)

加入书签

不适合出手。

  怕一旦露出画的踪迹,就有人要循着踪迹来将他们一干人等抓获,所以一藏就是好多年。

  直到前年,这位印象派画家的画在收藏市场上的价格节节攀升,这伙人才终于意动,花了大力气将这一幅画做进了雕塑,送到了意大利威尼斯的拍卖场上。

  当时这位雕塑家的雕塑顶多二百万。

  他们自己送拍,自己竞拍,无非是左手转右手。只用二百万,就能轻轻松松地将赃物漂白。

  因为意大利的法律——

  只要利用好“隐藏物”和“善意购买”这一条,就算是打官司也不怕,不留下把柄,用正常的价格拍卖,再声称自己毫不知情就是了。

  如此,英国画作原主看连哭都没地儿哭去。

  可哈尔斯万万没想到,真到了拍卖那一天,竟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那举牌的价格简直令他目瞪口呆。

  这破雕塑一下就叫上了高价?

  那一瞬间他是怀疑人生的,因想到里面还有一幅价值1.5亿的高价画作,不得不咬紧了牙关跟着举牌,继续竞价。

  然后就三百万,四百万,五百万,六百万……

  竞价竞得哈尔斯整个人都要炸了。

  在这个傻逼的财大气粗的中国人将价格叫上七百万,引得全场惊呼时,他终于放弃了,当即便跟周围的同伙打了手势,准备另做计议。

  毕竟这雕塑是他们左手倒右手,有这种不知死活的老头高价拍走雕塑白送几百万为什么不收着?

  大不了他们再把这幅画盗回来就是。

  然后故技重施,换一个不那么热门的雕塑家的作品,重新策划漂白。

  他们也不担心这个中国佬会发现雕塑的秘密。

  毕竟他们行事非常隐秘,只有作为灵魂首脑的哈尔斯清楚全过程,知道漂白和销赃的途径。

  拍卖会一结束他们就查了甄复国的行程。

  这个找死的中国佬还要在威尼斯待上三天,足够他们行事了,而且好像的确如他们所料,只是巧合才拍下了雕塑,并不知道雕塑的秘密。他们下手的机会还有很多。

  但……

  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又发生了。

  原本还要在威尼斯待上三天的甄复国,第二天就直接把雕塑送上了飞机,自己行李箱一拎就回了中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