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7(2 / 2)

加入书签

  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在贞观开元时。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两不知。

  沉默片刻,萧瑜问道:“接下来你怎么做?”

  康雅惠既然发话,那么今后耀中公司所面临的困境只会更加艰难,难道真的要霍锦宁放弃这一筹划,与霍成宣和解?

  但萧瑜知道这并不是霍锦宁的行事作风,他决心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一定已经预料到后果,并且一定已经有了后招。

  这么多年来,她对于这人的算无遗策从不怀疑。

  “招商局原由祖父督办,这些年收归国营,背后站的也还是这几个家族,想要打破现在的局面,无异于虎口夺食,这一点,我早就清楚。”霍锦宁轻轻一笑:“以硬碰硬,不是上策。”

  萧瑜心中迅速盘算,无论是外国轮船,还是招商局,相互争抢的重中之重从来都是中下游水运,囊括了沿海港口到宜昌中部的绝大部分商贸繁荣的城市。而内陆地势崎岖,交通不便,川渝地区除日英公司占据一定比例,剩下只盘踞了几个小的轮船公司,各自为政,一片混乱,江浙大家族的手伸不到那里去。

  “这可真是......”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萧瑜摇头失笑,“看来你早就谋划好了。”

  川渝地区深入腹地,远在南京的国府力所不及,地方势力割据复杂,强龙不压地头蛇。而犹记得三年前,霍锦宁便抽出一部分人力物力在川渝成立了民强铁路分公司,开始修建大西南的第一条铁路,冯历程任总工程师。修建过程历经坎坷,其中各种艰苦,不足为外人道也。

  霍锦宁不置可否:“冯历程一去经年,早在北川成亲生子,我总要去慰问一番。”

  “何时动身?”

  “下个礼拜。”

  “西南潮湿闷热,瘴气丛生,你多加保重。”

  “放心。”

  .

  霍锦宁此番动身去西南,长则半载,短则三月,不出意外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大动静,萧瑜只静观其变。

  他离开上海后不久,她也回了南京。

  虽不比十里洋场纸醉金迷,但南京作为都城,达官显贵云集,富贾名流遍地,自然也是夜夜笙歌,觥筹交错。

  今秋的雨水委实是多了些,不少地区接连十几日大雨如注,南起百粤,北至长城关外,大小河川,尽告涨急。

  政府发行赈灾公债,民间也自发的举办了不少赈灾活动。

  今晚有场商会举办的募捐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