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3(1 / 2)

加入书签

来。

  华永泰直言不讳:“我是肃亲王府第九子,家中很多兄弟姐妹从小被父亲送至日本,我在日本读书时接触了第三国际,接受了红色思潮的洗礼,早就立志革命,与家中断绝了关系。我从不隐瞒我的出身,就是要所有人都明白,我们都是中国人,五族共和,革命面前不分满汉。”

  萧瑜由衷道:“华教官深明大义。”

  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勇气摆脱家族桎梏,也不是所有党派都有胸襟接纳这样的出身,只能说,生逢其时,相得益彰。

  “好了,我的事已经说完了,下面该说你的了。”

  华永泰从办公桌上的厚厚一沓学生报名表中翻找出其中一张,放在了桌子上,

  “我之前一直在招考委员会工作,看到你的名字时,我很诧异。你复试时的考卷我也看过了,老实说,好几位考官主张淘汰你,当然,我知道这也许有人在背后打过招呼的结果,但他们的理由不无道理,你的确是人才,但并不是军校想要的人才。”

  萧瑜垂眸看着桌上那张写着自己名字的报名表,淡淡道:

  “我知道。”

  她留过洋,习过武,会骑马开车,会美术音乐,在一众学员中鹤立鸡群,但这些都不是军校想要的。

  当今中国,所有军队都是旧式军阀私军,他们为钱卖命,唯有广洲军校培养的军人,是革命党人的革命军,他们为革命而战,为主义牺牲。长洲军校的学生,不仅要文武双全,更重要的是,他必须有理想,有纪律,听命令服指挥,对革命绝对忠诚。

  而萧瑜来到这里,只是为了和母亲作对而已。

  “但是,我还是力排众议,坚持录取了你。”

  萧瑜微愣,她知道康雅惠肯定会对她的考试横加干涉,而康雅聆也会在背后给她大开方便之门,最后结果不过是姐妹俩博弈的胜负,却不想那个关键的决定之人,竟然是华永泰。

  “因为我觉得,一个学生为什么进入长洲的校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他走出长洲的校门时,是否已经焕然一新。”

  华永泰微微一笑:“我记得当初你说过,革命缺钱,缺枪,缺军队,那么如今我们就是在亲手创造这一切了。”

  我们,他用的词是“我们”。

  “那我,拭目以待。”

  华永泰也不介意她的坚持,只颔首:“军校生活甚为辛苦,你要是有什么困难尽可以来找我。”他顿了顿,道:“有人托付我照顾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