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2(1 / 2)
,“这个钉在地上的大阵应该就是为了控制赤渊而造的,可惜她自己中了丹离的圈套,功亏一篑,现在让别人捡了便宜……以及小玑。”
宣玑:“嗯?”
“我一生所有,全是精心设计,深情厚谊全是虚诞,只有……”盛灵渊顿了顿,没往下说,他背对着宣玑摆摆手,“不要再挖空心思,替我搜罗那点温情的证据了,没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 注:盛灵渊清空大脑的时候用的是巫人族的小曲,我记错了,抱歉——5月18日修改
第119章
地道极窄, 两人走在其中都得略微弯腰, 九曲回肠, 一眼看不穿。
宣玑眼里全是盛灵渊的背影,一时居然没接上话。
盛灵渊不会吝于表达,假如有需要, 他甚至会适当夸大,比如有时候他心里感觉其实是“一”,也能表达出“十”的效果, 外人看着还挺真诚。这让爱他的人也好、揣摩他的人也好, 都一起没底,不知道陛下一个灿烂的微笑中, 到底有几颗牙是真心的。
但宣玑知道,有一些事, 灵渊是不谈的。
他幼时不与人谈母子之亲,少年时不与人论剑, 东川付之一炬后,他就不再说兄弟手足。
偶尔与人提到“母后”陈氏,盛灵渊永远是千篇一律的几句——从陈氏德行和功绩夸起, 用一堆浮夸的排比句堆砌完, 最后简单表示一下自己“母恩难报”……所以干脆也不打算报了,像篇几十年没更新过的演讲稿。
他不怎么说陈氏的坏话,就像他也不怎么说天魔剑的好话。如果要对外人评价剑灵彤,舌灿生花的盛灵渊立刻就会词穷起来,除了“相伴多年”和“忠义可靠”之外夸不出别的, 宣玑一度怀疑,除了丹离与宁王等少数几位看着他们长大的,自己在当时很多人心里,就是个经典的老实人形象。
至于东川,阿洛津活着的时候,盛灵渊每每对人提及那货,都是一肚子愁,头疼他长得还不如族里的小丫头们茂盛,脾气又臭又混蛋,没事还爱钻个牛角尖,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长大。可是猴年马月没到,巫人族就没了。从那以后,阿洛津在他那里,再也不是让人发愁的熊孩子,盛灵渊不遮掩阿洛津的功与过,站在人族立场上,他嘴里的阿洛津是盟友,是让人惋惜的少年族长,其叛离与入魔是人族的莫大损失……他从来不说痛失阿洛津、亲手斩下四万多巫人头颅对他自己意味着什么。
这还是宣玑第一次听见他直白地说这种,近乎于灰心和怨愤的话。
宣玑抢上几步:“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
盛灵渊:“我说没意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