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7(2 / 2)

加入书签

  ※

  且不说这些私下的勾当,在《京报》刊登了俞龙珂归降朝廷的新闻后,《日新报》也很快跟进,开始长篇累牍的写起了秦凤路之变。

  先是吹嘘王韶用兵如神,孤身入敌营,堪比大唐郭子仪郭令公匹马使回纥的壮举。随后又开始了秦凤路新垦的追踪报道,什么新式沤肥法的运用,三牛大犁的功效,比当年那些种田的小故事还要惹人心动。

  河湟本就是《日新报》创刊后一直津津乐道的东西,现在看了一年,突然发现边郡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怎能不让百姓群情激奋?

  一时间,茶馆酒楼皆论“河湟”。

  “郭老令公的故事你都没听过?”茶馆里的老客,如今可是听惯了唐时故事,见人疑惑,立刻来做人师,“回纥可汗听人谗言,以为郭老令公身故,才敢跟着吐蕃一起犯边。谁料郭老令公听闻此事,单骑匹马入了回纥帅帐,亲见可汗。这下可把那可汗吓坏了,屁也不敢放一个,立刻退兵修好。见回纥撤兵,吐蕃心中生疑,也赶紧退兵,却被郭老令公发兵追击,斩敌五万,大破敌营啊!”

  这人口才平平,然而一番话却听的人心驰神往。有人忍不住道:“现在王大将军也能单骑降番部,是不是将来也能大破吐蕃了?”

  这河湟,打得不就是吐蕃吗?现在王韶弄出这么个好彩头,可不是破吐蕃有望了?

  “那是自然!”说话者立刻挺起了胸膛,“没看报上说的,现在秦凤路都大大改观了,又收复了那么多番部,想来也该发兵征伐吐蕃,收复河湟了!”

  这话顿时引来一片轰然应和。谁不想看到故地失而复得?若是能打,还能胜,才是最好不过!

  倒有个聪明些的商人抚须道:“别说,看报上所言,这秦凤路垦荒进行的也不差啊。若是今秋真能丰产,买国库券的可就划算了!”

  “啊?这跟国库券又有什么关系?”有好事者忍不住问道。

  “当然有关了!十五贯一顷的田,天底下哪里能见到?现在秦凤路兴盛,又有击退贼寇,收复故土的希望。那券上的地,可不就值钱了?”那商人呵呵笑道,“我可是买了三百贯的券呢,这次也算发了横财。”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说法,茶馆中顿时一片沸腾。

  还有人泛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