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3(1 / 2)

加入书签

我辈之责嘛。再说小道这次也要买些国库券,支持官家呢!”

  比起那些只会上本弹劾,写报批判的官员,这小道可是太贴心了!赵顼连连颔首:“凌霄子想买国债,也不必到衙门里守着了。发售那日,直接让下人去买即可。”

  甄琼眼睛一亮:“多谢官家!”

  谢什么啊,这点小事,还不是举手之劳?只是这国债,终于要发行了,也不知到底会有多少人来买?赵顼这段时间,也是听弹劾听得多了,心底难免有些忐忑。只盼十日内,能把所有债券销售一空吧。

第114章

  “国债就要售卖了, 想来也不会有多少人买。”程府中, 程颐看着新出的《京报》告示, 不由微微一笑。

  这些时日,《明德报》在士林中可谓风生水起。针对国债一事的批判,着实引来了不少支持者。只因国债之事, 太过荒诞。若是当真施行,国库恐怕少不了欠债的时日了。这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 一旦天子尝了甜头, 以后缺钱了就发行国债,朝廷岂非永无宁日?只要有识之士, 谁敢放开这个口子?既然无法令天子回心转意,就只能造出声势, 让朝臣们心生忌惮,不敢随意买入国债。

  只要京中官吏不动, 依附于高官的豪富们也就不会擅动。二十万贯,只靠小民要卖到何时?熬个十天半月,眼见国债卖不动, 官家自会死心。届时立功的, 可不就是他们这些直言的谏臣了?

  “只是宗室、勋戚不受言道挟制,不得不防。”程颢比弟弟想的更深点,抚须道。这些人可不怕言官们说什么,万一想要帮天子摇旗纳威,吃下二十万贯的国债, 似乎也不算难。

  程颐闻言便笑了:“阿兄多虑了。这些人哪个不要放贷?都是利欲熏心之辈,天子只给五六厘的息钱,早已触动了其利益,怕是比旁人更恨这国债。就算有出面的,也不会买的太多。难不成还要让天子知晓,自己有钱吗?”

  能动用千贯买国债的,手头的闲钱肯定更多。那些宗室恨不能天天上门哭穷,哪个敢在此时露富?

  “如此一来,事情就稳妥了。”程颢心底稍一盘算,也松了口气。有钱之人,全都被束住了手脚。这国债,怕真要滞销了。只盼经此一役,天子能幡然醒悟吧。身为天子,却整日言利,连小民钱财都想取用。若不加以约束,怕是要酿成大祸,最终害民残民。他们这一番辛劳,也算是没有白费了。

  非止二程,整个东京城里,不知多少人,等着看国债的笑话。直到开售当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