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8(2 / 2)

加入书签

  可若是不禁烧制玻璃,只提高商税呢?商人逐利如蝇逐臭,就算增加了税钱,也必会有人烧制。而玻璃并非寻常人都能用起的,加税涨价,也不过是多敛了些达官贵人手里的钱财,与民无害。而一旦提升玻璃,乃至其他奢靡之物的赋税,国库一年增加的商税,就不知凡几。

  这说法,的的确确打动了韩琦。也正因此,他才会配合韩邈,做了那么一场大戏,推广眼镜。现在玻璃制品已经风靡东京,烧制玻璃的作坊,更是不知增了多少。猛然加税,可能会让一些小作坊经营不下去,但是对于更多大作坊而言,不过是肉痛些的事情罢了。

  看着韩邈自信满满的神情,韩琦目中也闪过些赞许,嘴上却道:“诸公听了增税之说,确实意动。只是此事若禀明天子,说不定加税多少。若是增税一倍有余,你那眼镜还如何售卖?”

  没人比韩琦这个宰相,更了解天子的心思。国库空虚,已经成了赵顼心头大患。若听说了这个敛财之法,说不定要增加一倍,甚至两倍的商税。那可就是十收二三的赋税了,而且不止是玻璃,恐怕珠宝玉器等物,也要水涨船高。

  而眼镜卖的不止是镜片,还有镜架。这东西又不是人人都须得买的,一旦价格飞涨,说不定就要滞销了。

  韩邈却浑不在意:“小子那铺子,赚钱靠得并非眼镜,而是玻璃窗。将来镜框兴许会加些价钱,镜片却绝不会改。此乃治病之物,又岂在敛财?”

  这话倒是让韩琦点了点头。韩邈行事,当真是不同凡俗。之前释出糖方如此,如今提议涨税,也毫无吝啬。这哪还像个商人,倒是有类一言“存鲁乱齐”的先贤子贡了。

  然而欣赏归欣赏,却不是韩琦今日招来韩邈的本意。微微一笑,他突然变了个话题:“景声家中,可是供奉了一位长于炼丹术的道长?”

第64章

  韩邈的心跳漏了一拍。难不成沈括在进献千里镜时, 提到了甄琼?亦或者他知道韩家铺子的玻璃, 乃是甄琼给出的方子, 进而在诸公面前进言了?韩相公突然发问,为的又是什么?

  千般思绪在脑中盘旋,韩邈迟疑了, 却也只是一瞬,他坦然道:“是有此人,但是并非供奉。不瞒叔祖, 甄琼乃我爱侣, 我二人已有私情。”

  韩琦愣住了。今天下午,他听沈括提起“韩家供奉”的时候, 猛然想起韩邈也曾提到过一位“小道长”,还说是此人提出铅汞之害。不过当时一语带过, 并未多言。如今两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