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1(1 / 2)
宣’字。”鲁国公的神情无端端严肃起来:“将士沙场百战死,常有一战三五七年,与家国亲人一别成枯骨,映照在几经磨砺的盔甲之上,一朝归来,国君痛惜不已,提笔写下册封诏书之时不由挥泪。‘染衫’,乃一人之痛,宣有‘宣告’之意,亦有写诏书之时的宣纸之意,泪洒宣纸,意在痛失忠君战将非一人之痛,而是一国之痛,这些战士,是为了国家而亡,国君亦希望自己的子民都能懂得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如此,宣字比衫字喻义更加博大。”
鲁国公专门挑了这一句,成功的勾起了文先生的痛苦。饶是有心帮助自己的关门弟子,但在这一句上,她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更偏向“宣”字。
她的夫君是为了一国之安牺牲,理应让一国为之哀悼。
就在这时,一直低调处在席间的淳王忽然眯起眼睛,咂摸着孟云娴的答案:“崇光……宣。”
再一看,淳王忽然眼前一亮,轻笑出声:“妙,妙啊!”
淳王起身,对着皇帝一拜:“皇上且看,沈复与孟云娴这一队的答案,第一个答案为崇光,第二个答案是‘宣’,第三个考虚词用法,写了‘之’,以此类推,答案分别是‘治心’、‘主沉浮’、‘明堂’……这答案的玄机就在于,要将所有的答案第一个字连起来念。”
沈复讶然的看了孟云娴一眼,见她满眼都是紧张与期待,紧跟着又去看答案,一段话念下来,沈复的心头猛地一震,这句话是——
崇宣之治,主贤臣直;明并日月,至人无为;得君行道,鸣凤朝阳。风虎云龙,宵衣昃食;君心无疆,千秋万世。
众人心中默念完这段话,简直忍不住要给孟云娴鼓个掌,短短四十个字,便夸出了一副国军贤明仁德,臣子忠心不二,万民安居乐业,大禹千秋万世的丰功伟业景象。简直是马屁中的极致啊!
最妙的在于,今日的元宵宫宴有邻国使臣,在这样的场合写出这样的字句,无疑是给帝王长脸,给大禹长脸啊!这样的填词,谁敢说有人比她写得好?但凡马屁拍的没她深刻,那就是在反驳这话中的意思,是要谋反吗?
荣安侯清清嗓子,低头理了理自己的朝服,起身对着皇帝一拜:“吾君英明,大禹昌盛,君心无疆,千秋万世。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如此一来,谁敢坐着?
顷刻间,所有人仿佛都忘了此刻还在评选诗词,纷纷起身对着皇帝朝拜——
君心无疆,千秋万世,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使臣震惊的表情中,皇帝终是放声大笑:“写得好!写得好——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