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1(1 / 2)

加入书签

弱柳扶风,能学好这三门,与学生的身体有益。”

  周明隽仿佛在等他的这个答案:“诚如先生所说,父皇颁布律令,族学设立体考,并非为设而设,初衷是为了锻炼体质。若将最初的目的局限在两支舞一只毽球上,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整个监学寺,乃至于父皇设立族学的初衷,都被物化为一种死板的形式?”

  主考官被问得目瞪口呆:“这……”紧接着又肯定道:“这是规矩,是政令,怎可擅自改动!”

  周明隽又道:“孟二姑娘的舞,大家有目共睹,若论仙灵之气与柔劲,无论是第一节的柔美还是最后一节的惊艳,都彰显了她的柔劲,若论节奏拿捏与刚劲,中段的舞风正应了这一个考察。至于身体四肢的配合与协调,我想那精准无误的五球,会比一个毽球考试看出更多的功底来。”

  周明隽话一出口,其他人都沉默了。

  周明隽扫了其他人一眼,继续道:“至于昇平县主所说,儿臣私以为不妥。倘若当初监学寺定的不是云仙舞京鼓舞,而是别的来替换了,那今日即便跳了京鼓舞,云仙舞,是不是也不作数?既然明白考的本质用意是什么,顺着这用意应了考,形式上的东西,是否可以酌情的予以宽限?自然,若是今日昇平县主认定只要跳的不是云仙舞,不是京鼓舞,考的不是毽球,就代表考生体虚如废,儿臣无话可说。”

  “你……”昇平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

  崇宣帝听得认真,笑道:“没想到隽儿回宫不久,竟是最懂朕的那一个。的确,朕的初衷只是希望臣民百姓能懂得强身健体的道理,不要活生生的将自己憋成了一个废人,而不是死板的限定在一个小框框里,一定要按照这个法子来做。”

  皇帝都这样说了,其他人更不敢吭声了。

  “可是你刚才说,朕早已经将答案公之于众,这又是什么说法?朕怎么不记得自己曾经有这样的做法?”

  周明隽:“父皇可还记得之前处置作弊一案的事情?”

  皇帝一愣:“自然是记得。”那一日多亏了他的提点,他才幡然醒悟,只要自己的立脚点稳如泰山,站在道德制高点,那些老狐狸自然就不能说什么了。

  周明隽得到了皇帝的肯定,话锋一转:“退一步说,昇平县主认定了孟家姑娘没有应考既定的题目,不算是正经的体考,往严重了说甚至是在作弊,借着昇阳县主的‘惊喜’作弊,且不说孟姑娘究竟是为了惊喜而这样做,还是另辟蹊径的给自己争一个机会,父皇以为,比起考试中不择手段的作弊,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说法?”

  崇宣帝一愣,竟没答上来。

  周明隽帮他说出了答案:“若是只为了考察学生的体质,那么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云仙舞也好,其他舞也好,不拘泥与形式也无伤大雅。父皇曾经亲口说过,您喜欢看到后辈聪明的样子,同样是一份聪明机智,应考也罢,学习也罢,是用在正途上,能做到事半功倍,您乐见其成。孟二姑娘跳不好云仙舞和京鼓舞,但若是她找到一支同样具有考核意义,自己还能跳成的舞,这就是她的智,也是父皇曾明言愿意看到的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