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4(2 / 2)

加入书签

  妇人苦着脸道:“谁知道这秦家真是一点情分都不顾。那现在怎么办?”

  女孩道:“现在先想办法安顿下来,我们母女两个有手有脚,大不了就和在家时一样靠卖绣品度日。”

  杏花听到这里忍不住插话道:“你们母女两个是来投靠秦家的吗?”

  女孩知道自家娘亲这时不想说话,就替她回道:“算是吧!可惜我们来迟一步,他们已经搬走了。”

  女孩说完这句话又问杏花,“大嫂,我跟你打听一件事。这镇上可有什么宅子要出租,我们也没有别的要求,只要有一个容身之地就好。”

  杏花道:“你这算是问对人了。我前几日刚找牙行打听过,镇上现下只有两家宅子要卖,至于出租的一个也没有。”

  女孩就失望的哦了一声。

  杏花看母女两个风尘仆仆,知道是走了不少路过来的。她心里不由起了一丝怜悯之心,“要不这样,你们要是不嫌弃,我去问问我婆婆,看能不能先到我家落脚。我家虽是乡下人家,可还有两间草房。”

  女孩听了就是一喜,“那就多谢嫂子了。”

  杏花便往厨房走,婆婆的为人如何,经过这几个月,她也看出来了,所以方才才会那么说。

  果然,米朵一听先前进店的那对母女要投的亲戚已经搬走,一时没有落脚的地方,便痛快的应了下来,“那就先让她们住到家里吧!”

  米朵答应杏花的这个恳求,同意这对母女住到家里,也无非是想起自己某一世的经历,愿意帮她们一把。

  不过经过这么一打岔,她想让吴青柏两口子帮着打听合适的姑娘一事就没说详细,只是趁着吴青柏来厨房的一个空隙,简单说了几句,然后便领着那对母女回了家。至于吴青槐则挑着担子继续去镇上卖货去了。

  路上,米朵听那妇人说起,才知她姓陈,人称小陈氏,婆家原本是青云镇的一个殷实人家,哪知有一年走水,家里的房屋被烧了大半,自此便连年不顺,没几年公婆和男人就都患病走了,家里就只剩下她和女儿银凤。

  后来两人便靠卖绣活度日,陈氏未出嫁时曾跟亲娘学的一手好绣活,后来又教给了女儿,银凤心灵手巧,做出的绣活比陈氏还要出众几分。

  米朵听到这里,忽然心中一动,没想到杏花发这一次善心,倒给她送来了两个帮手。

  她现在已经不满于制作那些构思细巧、款式新颖但相比镶金镶玉的首饰却还是显得单调的绢花绒花了,而是打算在原来的基础上,往绢花绒花上绣一些金线银线或是缀上一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