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9(2 / 2)

加入书签

  “钱中华,你没有跟你妈说过我家的事吗?”当初钱中华想要结婚,李秀丽其实和钱中华讲过李家的过往,毕竟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情,所以李秀丽曾经请钱中华先回去跟家人商量,等钱家的人都同意,之后再决定两人的婚事?

  当初钱中华商量没几天,就回复说家人同意这件事情,李秀丽的背景绝对不是问题,当初李秀丽还暗自欣喜,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开明家庭。

  没想到,钱中华的母亲今天竟然会这么羞辱自己的家庭,李秀丽觉得自己太对不起家人了。

  “我....我....本来想等今天相看过后再跟我妈说这些事。”钱中华哪知道他妈会在相看时忽然问这些问题,之前在家里的时候张萍都只问李家四兄妹的职业和收入,怎么现在突然这么紧咬着这个问题?

  钱中华看到李秀丽生气到快冒火的眼神,他有些心虚。

  “你怎么可以这样,我那时候不是让你把我家的情况,跟你的父母沟通,然后再决定要不要结婚?”李秀丽相当生气,这种被羞辱的感觉非常难受,她觉得自己又回到在刘家生活的时候。

  那种人格被采在地上践踏,一点尊严都没有的生活。

  “妈,李家真在饥荒年被她爹赶出来,秀丽说这件事不只他们村,附近几个村和镇上都知道,而且他爹真不是什么好人,对方已经去大西北劳动改造了。”钱中华急着安抚着母亲的情绪,怎么办?李秀丽好像很生气?

  “什么?李秀丽的爹竟然在劳动改造,你找这什么对象,怎么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张萍知道李秀丽父亲的事情后更生气了,但是同时也觉得自己更有底气,更高李家一等了。

  李乐乐三人对张萍的态度十分不满,三人想要出面处理,但是又觉得该让李秀丽自己挺身而出,李秀丽已经长大,她必须学着应付这种状况。

  人需要有机会亲自面对冲突、歧视,学会处理这些问题,内心才能成长茁壮。

  一个有足够自尊、自信的人,不会因为旁人稍微质疑,就急着怀疑自己,觉得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或是自己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够好,然后急着顺从、认错、屈服......

  李晓红没有足够的自尊、自信,所以在面对其他人的质疑、责备时,很容易就会退让,很容易显得相当懦弱,不敢直接反驳对方的污蔑或指责,李晓红的环境造就了她的性格。

  这个时代民智未开,单亲家庭得承受比后世多许多的歧视,李晓红十二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王芳一个人含辛茹苦拉拔他们姐弟二人长大,就算王芳是寡妇,在柳溪村也算是单亲家庭,母子三人在这样父权至上的农村社会,生活并不轻松。

  结婚后李晓红又遇到吕秀娥这样蛮横不讲理的婆婆和刘建设这样冷漠不关心的丈夫,这都让李晓红没有机会发展出足够的自尊、自信、自我认同。

  女人在这个时代生存并不容易,社会上一般对女人的要求,认为“顺从”是种美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