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2 / 2)

加入书签

  他们的目标不是金钱而是粗粮,所以并不能私底下找人贩售,现在拿到钱对他们来说并没有用,他们交易的对象,是针对在黑市打滚,有能力拿出粗粮的人。

  李伟忠现在的底线是一斤肉换四斤粗粮,有时候运气好,一斤肉可以换到五斤粗粮。

  “就是这里。”舅舅跟刘乐介绍。

  一条巷子里很多人带着竹篓子,每个人看起来都很警醒的样子,好像会随时都能背起竹篓快速逃跑;这条巷子旁边有许多四通八达的小巷子,如果对附近的路线熟悉一些,出事时,想要逃跑不是没有办法。

  刘乐乐和舅舅找个地方,把竹篓放了下来,打开竹篓让买家看到他们的物品。

  “这是什么肉?”有个身材微胖的男子过来询问。

  “狍子。”舅舅回答。

  舅舅负责交易,刘乐乐则警醒地盯着四周。

  “有多少斤?”微胖的男子询问,这猎物看起来很大,他一个人可能吃不下来,回去是不是要亲戚一起分食。

  “三十斤左右,我们不要现金,只要粗粮。”舅舅直白地要求。

  听到这里,微胖的男子知难而退,他可没有那么多粗粮。

  陆陆续续有不少人来询问,不是要求舅舅改收现金,就是说可以给一些粮票,但是这么多的粗粮没有办法。

  虽然询问度很高,可是要达成交易却很困难。

  城里人想吃肉相当困难,一大家子的肉票一个月加在一起可能还不到一斤。这还不是最残酷的,最残酷的是,城市的供肉情况不稳定,副食品店不是每天都能有肉难得店里进了肉,副食品店有肉之后,大伙儿还要半夜三点起床排队,手慢了就买不到。

  这大概是中国近代几百年来,除战争、饥荒之外,吃肉最困难的时候,因为现在限制养殖,古代农村家家户户则可以养猪、鸡、羊.......,只要自家可以照应的过来,古代根本没有限制。

  刘乐乐所处的跃进大队限制每户每人可养一只鸡,不过根据刘乐乐所记得的历史,这个数目在文.革时期还会被削减。

  总之,吃肉这件事,在这个时代非常不容易。

  卖了两个小时,终于来了一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