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0(2 / 2)

加入书签

  有趣的是,这回的故事分为上下两则,两则故事各不相同,上则讲的是男女主人公携手冲破家中阻碍,不屈服于命运,美满的生活在一起。

  下则就不一样了,男主人公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知道自己有未婚妻,断然拒绝了女主人公,纵然十分不喜家中给他订下的妻子,可为了不辜负她,还是娶了她。

  婚后他尽自己所能教妻子读书写字,可他妻子性格娇蛮,并不喜欢这些东西,他和女主人公在同一所学校读书,他的妻子就去学校找女主,累的女主差点退学自尽。

  他带着愧疚之心和妻子远走,不多时,就得了痨病去世,他妻子沉迷上吃大烟,做起了娼.妓,而那位女主选择继续读书,时不时就会去男主墓前看望。

  单独看两篇文章,感受不会很深,可若放在一起有了比较,第二则故事就突出了。

  同样是宣扬恋爱自由,上则是鼓励人们生出敢于抗争的勇气,下则是变相告诉那些封建家长,你们为孩子的选择,有可能会毁了孩子一生。

  唐皎在写的时候,也加入了自己的私心,她希望所有人在追求的过程中,不要伤害那些无辜的人。

  在写作过程中,她被激发了灵感,开始着手去写长篇小说,稿件被邮回国内,她还特意在信中强调,将文报在东北开家分店。

  只要有钱,有涅槃的稿子、有艾莉丝的连载长篇小说,文报在东北生根发芽不是问题。

  她没有期盼用文报掀起的舆论会打消张若靖父亲的决定,利益纠葛,岂是自由可打破的,只是想多多拖延一下时间。

  可在她和张若靖采用拖字诀的时候,张若靖那个被他父亲找来的未婚妻,竟然特意来伦敦要找唐皎一叙。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今天更新晚了,送红包送红包!

第89章 白月光(晋江首发)

  此时已是深秋, 伦敦阴雨连绵, 空气湿润,若不是这位“未婚妻”能耐不小,请的动华国驻英大使馆官员夫人的相邀,唐皎绝不会在这样的天气下随便出门。

  伊丽莎白听说张若靖父亲为他订下的妻子要找唐皎谈话,自动脑补出了一场大戏,当即就表示要陪同唐皎一同赴宴。

  感谢伊丽莎白对她的照顾,但唐皎拒绝了, 这是她作为张若靖女人的战场,她要亲自去会一会这位小姐。

  坐着伊丽莎白特意为她准备的小洋车,在英国侍者的带领下, 她来到了聚会地点。

  举办聚会的夫人是一位优雅的女子,丈夫和儿子都在英国生活,自己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