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7(2 / 2)

加入书签

  徽城的消息源源不断传过来,在声势浩大的自由运动之下,全国上下都知道了两人相爱在一起,张父如何生气暂且不说。

  崔史媛最开始还以为国内的种种迹象是她一封信导致的结果,因她之过,让她和张若靖的婚事告吹,惶惶不可终日。

  她本意只是希望张父能教训一下张若靖,失去婚事,她在家中的地位就会下降,可哪想到会闹得这般大。

  心思全在国内,在伦敦她也就消停了些时日,反而误打误撞,成功入了学。

  这时父母给她来信,详细说明了此事,她才发现,事情是被张若靖和唐皎二人一起捅出来的,在心里默念两句“疯子”。

  张若靖求婚那日,对她打击不可谓不大,正视自己之后,她才知道自己输在了不清楚唐皎作为艾莉丝的力量上。

  可她一下子就变成被退婚的小可怜,哪里能咽的下这口气,给父母回信便带了情绪。

  她在北平有人脉,动用这部分人,在报纸上接连发表文章,文章含沙射影表达唐皎在伦敦是如何欺负她,不让她上学的。

  文中只字不提是自己主动上前找骂的,还巧妙的回避了唐皎是艾莉丝的事情,柔弱之态挑起了北平好友的怒火。

  一件事情总是有白就有黑,报纸上成天鼓吹张若靖和唐皎追求爱情自由,自由运动轰轰烈烈,总有人不想看到事情继续演变,想将其扼杀在萌芽中。

  趁着崔史媛文章的小风,一下子爆发了出来。

  各处都是讨伐唐皎是个喜欢抢别人丈夫的恶毒女子。

  在国内统领《晋江文报》大小事宜的杨之笙,第一时间就发现了这篇文章,赶忙给伦敦传递消息不说,立即组织文报作者,开始反驳。

  唐皎和张若靖本就是认识在前,又何谈抢之一说。

  文报作者的水准在徽城是顶尖的,他们是第一批被唐皎签下有每月固定工资可拿的作者,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磨炼,放眼全国都站的住脚。

  各种各样支持唐皎和张若靖的文章同肆意诋毁的文章打起了擂台。

  唐皎和张若靖收到杨之笙的信,只回了一个字“等”。

  等到事情发展的收不住场,等到大家对他们之间的事津津乐道,就该到了他们反击的时候。

  张若靖不能在伦敦待太长时间,同时惦记华国国内对唐皎的风评,他要亲自去把控,依依不舍的和唐皎告了别,坐上了回华国的轮船。

  “你等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