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2 / 2)
收拾好了东西,早饭的铃声也响了,薛妙一高兴把原主在这里吃的那些顿饭的滋味忘得一干二净,兴冲冲地拎着搪瓷缸子跟在张波的后面往食堂去。
农场改制后是半军事化管理,一个连队一个食堂,一百多号人排队打饭,好不容易打上饭,薛妙左手一缸做夹生的黏糊米饭,右手一小缸黑乎乎零星飘了几根野菜的咸汤,彻底傻眼了,“这汤……也没比猪食好到哪里。”
旁边张波费劲地咽下一口饭,闭着眼灌下一口汤把饭给顺下去,才空出嘴回话,“你猜出来了?我忘了跟你说,咱们连炊事员以前就是部队养猪的。”
薛妙:“……”
☆、菌子
薛妙终于从原主的记忆里把伙食情况给扒拉出来。这里气候炎热水稻一年两熟,有些技术好的公社还能做到三熟,再加上政策倾斜,基本能保证知青跟职工米饭吃饱,光这一点就能秒杀全国绝大部分地方。不说贫困地区,就连沪市现在都做不到顿顿有细粮吃。薛妙对桌那个叫王全刚的男知青,一筷子把一大口饭送到嘴里,闭着眼慢慢细嚼,脸上的满足跟感恩可不是装出来的。
可就算主食能吃饱,大家都精瘦精瘦的,原因很简单,没肉、没油水。这不奇怪,现在就没有不缺肉的地儿,但这里最倒霉的是瘴气重,老是闹鸡瘟跟猪瘟,肉更稀缺。
薛妙见跟她隔过道睡对床的刘芳芳一粒粒数着颗数从家里寄过来的罐头瓶子里挖出一勺酱豆,一勺酱豆就一缸饭。为什么会没有菜配饭?就算没有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