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1(2 / 2)

加入书签

  棋盘上,白棋已经失了大半江山,怎么都不能赢了,可是仪嘉却问她是白棋会赢还会黑棋会赢,哪怕是不懂棋的人,也能一眼看出来黑棋数量远远比白棋多。

  仪嘉将手上的棋子扔到棋盘上,含笑道:“我也觉得黑棋一定会赢,可是有人和我说,白棋还有赢得可能,我研究了这么久也没研究出来,白棋究竟要怎么赢。”

  “是谁说的白棋能赢?”这白棋明明已经无力回天,怎么赢?

  仪嘉低头看着棋盘上的局势,笑道:“一位……故人,我已经七年没有见过他了。”

  元安惊诧道:“七年?那你那会不才十岁?就这么一个胜负分明的棋局你研究了七年?”

  “左右我平日里也没有什么事,”仪嘉微微一笑,“也就只能研究研究这些了。”

  元安看着仪嘉丝毫不逊色于自己的容貌,忍不住叹道:“你青春年少,又长得这么好看,干嘛总待在佛庵里?也亏你能待得住。”

  仪嘉笑道:“自然是在赎罪啊。”

  元安愣了一下,见仪嘉脸上带笑,一时拿不准她是在说笑还是认真的。

  仪嘉噗嗤笑出声,招呼元安道:“快坐下吧,像个呆子一样傻站着做什么?”

  元安在仪嘉对面坐下了,试探地重复一句:“赎罪?”

  仪嘉抿嘴笑了一下,“天下人不都说我父亲昏庸无道,让天下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吗?”

  元安不假思索道:“那与你有什么关系?”

  仪嘉收敛了笑容,没有回答元安的问题,而是反问道:“我知道你们家是从蜀州起家的,你可知蜀州最有名的蜀锦?”

  “这我自然知道,”元安奇怪地看着仪嘉,“蜀锦和赎不赎罪有什么关系?”

  仪嘉神色淡淡,“蜀中一百位技艺精湛的织娘,要一百日才能织出一匹蜀锦,一寸堪比一锭金子。”她看着元安问道:“我听说当今登位后觉得蜀锦太奢靡,便下令蜀州不许上贡蜀锦,可有此事?”

  元安点点头,她知道这件事,还是自己母亲向当今提议的,母亲嫁到蜀州多年,深知蜀州每年为了向临城进贡蜀锦要耗费多少民脂民膏。

  “我还是公主时,蜀锦只配做成汗巾帕子。”仪嘉摇摇头,无奈地笑道:“父亲突然没了,天下又大乱,我才知道,我过的有多奢靡。”

  仪嘉神色有些激动,又有些迷茫,“我和父亲那时都不知道,原来在临城以外,还有许多人连饭都吃不上,更有甚者,落到易子而食的地步,为什么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告诉我们呢?”

  元安也想起在虎头沟时,大家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