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2(1 / 2)

加入书签

声能不能像顾暖暖一样画,得到肯定答案后立马就自己在边上捣鼓了。

  

  三三俩俩凑成一堆,低声讨论着,有人拿着小镜子,有人拿着手帕,等到下午再前往大殿诵经的时候,一群小娘子各个都是眉梢微蹙,满面轻愁,比之上午一大群脸色涂成白墙的不知要好上多少。

  

  甚至还有一种异样哀怨悲伤的美感。

  

  顾暖暖完全不知道因为她这一手,京都悄悄开始流行起了愁眉啼妆,等到太后出殡所有有品级爵位的贵女全部披麻戴孝送葬,全城京都百姓嚎哭送灵,太后的丧事就算是告一个段落了。

  

  流行这种东西一般都是由上而下的,发起的人必定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那么整个京都的妆容衣饰圈子,谁的影响力最大?毫无疑问就是那一圈有爵位有品级的贵女。

  

  能有资格为太后送葬不是什么抛头露面,而是一种地位身份的象征,在这种场合当着整个京都人的面,那一群贵女,甚至不少贵妇都是一水愁眉啼妆,怎么会不引人争相效仿呢?

  

  更别说正好是太后丧期,不能穿红戴绿,不能红妆贴花。

  

  于是三月重丧期一过,准备出门舒展一下筋骨的顾暖暖真的有被吓到了。

  

  这京都的女人怎么全都一副要死不活的,仿佛随时随地就能哭出来,每时每刻都犯愁一样了?

  

  仔细一看原来是画了愁眉啼妆。

  

  难道是太后国丧大家还没有缓过来?

  

  不过不管了,终于可以吃肉了!

  

  顾暖暖领着同样吃草吃到眼睛都绿了的汤圆,抱着暖炉就出门了,今天不吃到晚上是绝对不回家的!

  

  大概是三个月压抑的厉害,所以即使这时候腊月飘雪也阻止不了人们想要出门的热情,再加上年关将近,哪怕不能载歌载舞,但是喝酒吃肉还是可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