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0(1 / 2)

加入书签

的时候,府衙忽然来插一脚,虽然是上官,可是说直接点,这就是捞过界了。

  县丞也不是本地人,但他在崇仁干了七八年了,一直没升上去,对本地的情况已摸得透熟,此时皱眉想了一想,道:“莫不是府衙看上了这笔财物,想作为规费一把捞走?”

  国朝吏制极为复杂,不但县衙有许多编外人员要靠规费活着,连府衙都不例外,而府衙因为是更上一层的衙门,县衙处理不了或不公的案子才会转上去,因此这项收益来源反而要少一些,那从哪补足呢,就从辖下各县衙,县衙收入的规费,每年要交一部分到府衙去。

  当然也可以不交,因为这是台面下的事,哪怕人人都干,律法上毕竟不支持,只要不怕被上官穿小鞋,那就不交——一般来说,大多数人还是会交的。

  县丞觉得自己想的不错,就劝道:“县尊,安府尊既伸了手,就给他,犯不着为这点事恼了他。”

  他对上新县尊总有点心惊胆战的,因为总怕他再闹出点什么来,比如先前拖着不肯建王府那事,百姓们都高兴了,县衙里的人尤其他作为县衙的第二号人物压力可大,他年纪不小了,不想找事,只想安安稳稳再干几年就还乡去。

  展见星听得出他是好意,这个县丞与衙役们不是一路,他虽然品级极低,但正经也是个朝廷官员。

  她把文书又看了一遍,沉思了一会。如果安知府惯常就是个强硬之人,喜好对下属指手画脚,那他如此行事不为奇怪,但他不是,那为何独独在她这里——或者更准确点说,在这桩案子上例了外?

  “周县丞,多谢你为本官解惑。这桩案子,本官不能交出去。”

  老县丞眼前一晕,不妙预感成真:果然,小县尊又要找事!

  他苦口婆心地连忙劝道:“县尊,和光同尘,方是为官之道哪。”

  展见星安抚了他一句:“周县丞,你不必多虑,本官依律行事,并无僭越之处,料想安知府不至于怪罪我的。何况,此事有些内情,不全是我说了算了。”

  朱成钧已选了那里为王府建址,多半是就定下来了,府衙要她把地方封起来不许动,那王府还怎么建呢。

  作者有话要说:  我怀疑漫天的雾,都进了我的脑子里。。

  ☆、第 84 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