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6(1 / 2)

加入书签

平静,然而不过过了三天, 就被打破了。

  大同知县李蔚之自杀了。

  消息传出来,朱成锠都呆住了:“什么?”

  他不相信,马上遣人去打听。

  很快下人反馈回来:是真的。

  他遗下的妻儿在后衙大声号哭, 引来了六房司吏去看,李蔚之系在书房上吊自杀,司吏们七手八脚把他从房梁上解下来的时候,人都冷硬了。

  朱成锠又呆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 怒道:“他老婆儿子是死人吗?人都凉了才知道?!”

  下人回道:“据说是李知县以心情不好为由,独居书房,结果半夜里悬了梁。他留下一封绝笔书信,说是悔恨自己作为,无颜再活下去,所以一死以谢大同百姓,他请求朝廷,看在他已偿命的份上,容他的妻儿一条生路。”

  朱成锠听了,毫无怜悯,只是恼怒:“偿什么命?他犯那点事,顶多流放罢了,这般经不住事,学人家做什么贪官!如今倒好像我逼死他的了。”

  代王府已倒过两次霉,朱成锠这点嗅觉是有的,他马上意识到了不妙。

  藩王与地方官,前者以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将自己的名声败完,不独代王府,齐王汉王等皆各有劣迹,李蔚之固然贪赃枉法,但大同府县同城,他受罗知府掣肘之处颇多,所犯的事儿数落起来吓人,其实最终着落到金额上并不巨大。至于为粮税逼死人那些,总不是他亲自下乡逼的,底下差役们做的事,他其实有可以分辩的地方。

  如今,他罪不至死而死了,朱成锠就麻烦了。

  本来名声就差,又添一桩恶事。

  天底下的王爷不过几十,文官可成千上万,嘴上不好说,心里怎能没点兔死狐悲?

  一张张嘴呱噪起来,他快到手里的王爵眼瞅着又远了。

  朱成锠心神不宁,越想越烦,足想了一刻钟时间,才从千头万绪里拎出一根线来,吩咐人:“去把小九给我叫来。”

  朱成钧等闲没空出府,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木木地来了。

  朱成锠迫不及待地问他:“之前你闹着还的田地,还了没有?”

  朱成钧道:“还了。”

  朱成锠一口气松下来:“还了就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