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7(2 / 2)
那时的张老就已经状态很不好了,躺在病床上,却还在和护士商量,想让她把自己的平板拿过来,说:“我带的孩子,今年该毕业了……我得帮他们看论文,不能耽误孩子们毕业。”
张老一辈子都在和核物理打交道,即便是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说的也是核物理相关的内容,做的也是整理研究资料的事,那句没有说完的“α粒子轰击氮核会……”成了无数通稿的标题,只是看到就已泪目。
张老一辈子没有结婚,当年,从孤儿院领养了钱荣家回来,也把他培养成了国之栋梁,如今,从事着和自己一样的核物理研究工作,继续为祖国做奉献。
他将自己的一辈子都给了国家,为国家做努力,现在,他去世了,终于不再是他为国家做什么,而是国家在计划为他做什么。
经华国中央军委批准,曾经是红军一员的张老,与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英烈一样,成了全军挂像英模。
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也是经过钱荣家的点头,张老的葬礼采取了直播的形式,方便距离首京甚远的人可以通过网络对张老进行吊唁。
看着那个盖着国旗的棺材,屏幕前的人,忍不住落下滚烫的眼泪。
他们说:
——张老一路走好,全华国人欠您一句“谢谢”。
——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好的,放心吧张老。
——我知道时间不等人,但我真的想问一句,时间为何如此冷酷地不等人?张老最后的一个心愿,只是想整理自己一生研究出来的成果,却也没能实现。真的真的,好伤心。
——致敬国家脊梁张地凡院士。
…………
明夏穿着黑色西装,长发束成马尾,看着那黑色的棺材和棺材上色彩浓烈的国旗,闭上眼,缓了缓内心翻涌的情绪和泛酸的鼻子,心下默念:“您放心,答应您的,我一定会做到。”
张老性格上是个有一些守旧的人,但既然能搞一辈子科研,始终走在华国核物理研究的前沿,自然也有能接受新事物的一面,前提是,只要为了国家。坦白说,他其实更倾向于土葬,但因为知道国家在烦恼环保的问题,便从一开始就清楚写了遗嘱,要求死后火葬,只要留一个小小的骨灰盒的空间给他就好,但国家给他安排的是首京烈士陵园。
钱荣家的眼睛,从张老去世那天就一直是肿着的,但眼泪似乎在这几天流光了,从烈士陵园出来的时候,面无表情,眼神空洞,整个人也显出满满的颓丧状态,直到在读高中的儿子走过来,看出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