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2(2 / 2)

加入书签

  徐杳那时候整襟端坐在正殿,见他恭恭敬敬朝上首躬身行礼,这才不急不缓开口:“蔡大人免礼。”

  “回襄姬的话,现已清点了各宫上下的人次,也派人往荒芜角隅仔仔细细寻了,用皆是各宫心腹,并不会有半分徇私作假的勾当,至今并不曾见到豆蔻的身影。”他顿了顿,心下斟酌一番措辞,继而转了话锋,“臣只当推诚置腹同襄姬说一句,以往宫中也并非不是没有过此类事案,总论结果来看无非也不过三种境况。”

  徐杳往椅背靠了靠,胸前顿抒长气,眸光也微微黯淡起来:“蔡大人但说无妨。”

  “其一,冤假错案也。”蔡莲寅至于其一,只点到为止,继而禀明道,“其二,悬而不决也。这当中却又分为两类结果,要么便是人赃俱获,自始至终却判不出凶手。要么便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若迟迟不见尸首,只当无名案处置,户籍上一概销名。”

  末了这才原原本本道,“故而臣亦派了内侍去乱葬岗察看了一番,当值乱葬岗的宦人上禀,这两日倒是有人下葬,却是个宦人。”

  徐杳垂下眼帘,敛去波澜起伏,云袖中的指尖缓缓摩挲,一时间殿内阗寂无声。

  她并非执迷不悟之人,偶尔也得上天垂怜,难得也灵台通透一些。依豆蔻那般性情烂漫之人,纵然有时使性子,不过是同鸢尾争执一二,即便如此也从未口出恶言,更是并不曾有过隔夜仇。

  豆蔻若遭人毒手,无非只因她的缘故。说到底,是她连累了豆蔻。这后宫之中,凡是怯懦者,便给自己冠个避世信佛的虚名,作壁上观,也不见当真削发请愿做姑子去,口口声声念得却是无论祸福,皆为报应。她从来不信这些,祸福报应一说究竟如何评判,那是阎王的事,而她所能做的,便是亲手送那些人去黄泉道。

  这桩事,她不会善罢甘休。

  她终于抬起眼帘,眼里波澜不惊:“有劳蔡大人了。”

  “襄姬节哀。”蔡莲寅拱了拱手,临行前又止了步子,讪讪道,“还有一桩事,原也不是什么同豆蔻有干系之事,只是时辰蹊跷得紧,亦是昨日晨起兰若轩来人上禀,有一名宦人病逝,当值乱葬岗的宦人也曾检验过,确实是因病而逝。”

  兰若轩,徐青颦。

  徐杳闻言一时蹙眉:“那宦人名唤什么?”

  “名唤朱毫。”蔡莲寅禀明。

  待蔡莲寅踏出了落英榭,一直敛气屏息立在一侧的鸢尾这才拈起帕子,拭了拭眼下的泪光,这才啐道:“也不知是哪个教毒蛇淬了心,挫骨扬灰也抵不了这罪过!”

  “分明想取我的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