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7(1 / 2)

加入书签

余岁的妇人局促起身。

  那妇人显然是认得姜颜的,亦红着眼睛福了一礼道:“姜姑娘。”

  姜颜僵硬转动脖颈,越过妇人的肩,看到床榻上血迹斑斑、满身绷带的阮玉。

  刹那间,姜颜几乎没能认出阮玉的样子,喉间一哽,眼眶再一次湿润。

  “赵嬷嬷。”姜颜将路上买的阿胶等物放在破旧的小桌案上,缓步走到阮玉床榻边站定,“我来……看看阿玉。”

  说话间,眼泪终是不可抑制地落了下来。

  “姑娘请坐。”赵嬷嬷将屋内唯一的一把椅子让给姜颜,自己取了蒲扇站在一旁,给阮玉和姜颜摇扇。

  姜颜望着头上、手臂、腿上俱是缠了绷带的阮玉,望着她被药水和鲜血浸得红红黄黄的的伤处,想要抚摸却找不到下手的地方。门外炉子上煎着药,姜颜强迫自己将视线从阮玉苍白的脸上移开,看见一旁的四方桌。

  桌上摆着一把琵琶,是阮玉平日惯用的那把,平日一直收在国子监的雅阁中,不知怎的出现在了这。

  姜颜愣了愣,伸指摸了摸琵琶弦,问道:“赵嬷嬷,方才有人来看过阿玉么?”

  “有,是个清秀温和的公子,穿着儒服,想来应该是国子监的学生。”赵嬷嬷道,“不过他并未自报姓名,只是看了玉娘子片刻,放下琵琶便走了。”

  清秀温和的公子,又是监内学生……莫非是谢公子?

  姜颜无暇多想,点点头,望着额上颤了重重纱布的阮玉道:“阿玉何时能醒?”

  “大夫说玉娘子断了三处骨头,头部受创,兴许十天半月就能醒来,兴许……兴许一辈子也就如此罢”

  说到此,赵嬷嬷悄悄抹了把泪,“唉,我奉老爷之命接姑娘回府待嫁,谁知竟出了这等横祸!这让我如何同老爷交代啊!”

  姜颜眼眸通红,强压住泪意哑声道:“嬷嬷放心,阿玉所受的苦,我定要他们百倍偿还。”

  “玉娘子的事,官爷们已同我说了。也是我家姑娘命苦,好好的去喝茶,怎么就失足从高处跌下来了呢?”赵嬷嬷边摇扇子边哽咽道,“还好有位姓苻的锦衣卫少年帮衬着,给玉娘子请了最好的大夫。就连皇后娘娘也差了太医院的人来,还送了许多名贵的药材……”

  “赵嬷嬷,你在说什么?”越听越不对劲,姜颜眉头一蹙,嗓音沉了几分,“什么叫做……‘失足’跌落?”

  “不是我家姑娘出去喝茶,探身在窗外看风景时不小心从楼上跌落么?那些官爷亲口同我说的。”赵嬷嬷见姜颜的面色冷了下来,讷讷道,“姜姑娘,老婆子嘴拙,可有说错什么?”

  姜颜紧握成拳,嘴角却是向上弯出一个讥诮的弧度,冷声道:“原来如此。他们竟是,这般同你说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