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1(2 / 2)

加入书签

  这鹭儿既不臊也不怕,横竖她这是在二太太面前过了明面的,也就不怕什么了。她整了整发髻,拢好了衣衫,起身问道“二太太,纨素那件事,竟没成么”

  蒋氏没好气道“你给的好主意,我倒去叫人拿着捏了半日”说着,便将南安寺里的情形,一一讲了一遍。

  鹭儿便咬着指尖,暗自思忖道大太太竟没有落套,这个四姑娘,却还不能小看了她。

第31章

  鹭儿一时没有言语,只是静静的琢磨她的。

  那边,蒋氏已跟萧潼拧了起来。

  蒋氏红了眼眶,自在一张鸡翅木拐子方凳上坐了,抽了手帕,一面抹着眼睛,一面便哭诉起来“我自进了你们家的门,有过一天的好日子么你说你是什么国公府二老爷,又是尊贵又是体面。这么些年了,那体面到过我头上一丝儿你不得你家老娘的待见,就带累着我一道受这窝囊气”

  萧潼听她翻起这些老账,也老大不自在起来,不耐烦道“这我能有什么法子老太太老太爷都是偏着长房三房的,哪里把我这二儿子放在眼里你若有本事,也该让老太太高看你一眼,也好携带着我。你不中用,倒来跟我撒什么脾气”

  蒋氏听了这话,更觉得窝火,上前搡了他一把,大声道“你亏也是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竟然说什么要我携带着你你、你真是个好人”

  萧潼本在和他爱婢打得火热,蒋氏忽然撞进来,冲了他的好事,他就有些不高兴。如今蒋氏再跟他扯起家务琐碎,更加烦躁,就同自己的正妻吵了起来。

  这二房所谓的不受待见,有个缘由。

  当初老国公爷在世时,边关告急,朝廷拨派其往边境镇守。国公夫人甄氏思虑丈夫独自在边关,生活必然艰苦,便想一道跟去照料他衣食。其时,长子萧覃已有七八岁了,而次子萧潼却还是个刚会下地跑的幼童。

  夫妇两个不忍将幼子带至边关受苦,遂将其托付给了族中一亲眷,把长子带在了身侧,算作是个历练。

  这对夫妇在边关一住六载,并又生下了第三个儿子萧劲。因而,长子与三子是由父母亲自抚养,而二子则是在京城里长大的。

  萧潼住在那亲眷家中,长辈们自然悉心照料,但孩子们之间相处便没那些顾忌了。且因敬着安国公府的门第,日常对自家的孩子必然颇多拘束,那些孩子们受了委屈,口角起来便说他是爹娘不疼的孩子,不然怎么带了他哥哥却不带他萧潼那时候孩子心性,爹娘常年不在身侧本就有些心气,听了这些话更将气性存在了心中,日常里但有不顺心事便总想若是亲爹娘在,必然不会受这些委屈。亲戚照料虽好,到底没那么细致,天长日久,竟成了心结。

  后来,老国公爷夫妇终于返京,将他接回,然而那时萧潼业已长大,心性已成定数。老国公爷偏又是个火烈的脾气,见二儿子染上了诸如嫖赌的纨绔恶习,动辄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