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1(1 / 2)
上掩不住的喜色,李教授也跟着笑了。
笑着笑着,他丢出一个消息。
“还有,所里这次评选的先进青年,我们中心的名额,我推荐的是袁函。”
江静一怔。
“我知道,今年无论是在学术论文的数量,还有获得的研究成果上,袁函都不如你,而且我之前还告诉过你我会推荐你……”
李教授看着江静,语重心长。
“会改变主意,有多方面的考虑。最主要的原因是袁函和你不一样,袁函已经三十五岁了,获得所里‘学术杰出青年’这个称号的机会,这是最后一次。”
袁函和她同属于“集成电路”这一组的研究人员,也是李教授的学生,是江静的师兄。
这位师兄属于专业型人才,明明动手能力特别强,可论文就总成为他的软肋,论文数量和质量一直是他的硬伤。
国内的科研环境,还偏偏就特别看重这个,这也导致袁函虽然是实验室里不可缺少的一员,可晋升的前景却不太明朗。
江静脑子里一片空白,看着恩师上下翕动的嘴唇,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只是一次所里的评选,除了一些虚名和奖金以外,没有太多实质上的东西。你年轻,这样的评选你以后还有很多次机会,对你这样注定要在这条道路上大放异彩的年轻人来说,这只是‘锦上添花’,对他来说,却是‘雪中送炭’。”
都是自己的弟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李教授很担心他们因为这个起了龃龉,所以才特别郑重其事地向她解释。
“而且你师兄前阵子才买了房,房贷压力也重,我也担心他迫于生计压力会选择放弃在所里工作,有了这笔奖金,至少也能在经济上给他多点帮助。”
李教授看着一如既往文静的女弟子,重重地叹了口气。
“他和你不一样,你的未婚夫经济条件很好,能够支持你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他不行。”
听到这一句,江静心底的委屈才真正涌了上来。
所里的“学术杰出青年”称号虽然不算什么金字招牌的履历,可所里往常对国家“杰青”、“优青”和“杰出女科学家”这样的评选,往往都是优先在所里的“学青”里甄选再进行推荐,每一次的所里评比,俨然就是一次小“海选”。
就算不考虑这些,这样的“称号”,也是对研究所里的科研人千千万万个孤寂日子的肯定与赞扬,是他们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前进动力,怎么能说“不重要”呢?
她能接受自己实验能力比不过师兄这样的理由,也能接受自己经验不如师兄这样的理由,可是……
“教授,我的未婚夫经济条件很好,不是支持我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原因……”
江静倔强地捏着拳头,将眼底快要涌上来的热泪硬生生地憋了回去。
她低着头,声音不大,还微微带着颤抖。
“支持我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是我对学术的热爱,以及攻破一个个难题后的成就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