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0(2 / 2)

加入书签

“王。。,王。。,这也不知道你娘写的王什么,这家是一百八十九斤”,杨二柱把纸都快举到脑门上了,皱着眉头分辨。

“爹你就报数就行了,前面咱们不管了”。

"好,一百八十九斤,两百零二斤,一百三十六斤......",杨二柱报的起劲。

“停,停,停。爹你等等,这毛笔一点也不好使,这才三家一张纸都快满了。你等等,我去找个好用点的笔来”,说着把毛笔一撂,抹黑去了柴房。

杨二柱伸头去看,真的是满满当当占了一张纸,也不知道画的什么。

“爹,把灯拿来下,这黑黢黢的什么也看不见”,大毛在柴房里喊道。

“你要找什么?”,杨二柱举着油灯进了来。

“小芦黍的竿子,咱家去年不是种了些小芦黍吗”

杨二柱右手举着灯,左手在柴堆里翻了几下,找到了几根小芦黍的杆子,递给了大毛。

两人回到堂屋,大毛拿过一根杆子,把外面硬硬地壳剥开,露出里面的瓤子来。这瓤子有些像硬海绵,吸水很好,但又不软软塌塌,用来做笔确实不错。大毛又去锅屋,拿着大菜刀,把这笔削得尖尖的。

“好了,爹咱们重来”,这会有了点钢笔的感觉。

“爹,总共3540斤。明天拉1900斤的话,还剩1640斤。就算明天收的少点,收个3000斤的话,到了后天也有4640斤。爹你明天去看看后天能不能来两辆车。来不了的话,后天咱们就先停一天不收”。大毛自己噼里啪啦地说着。

杨二柱四舍五入算个大概,才跟上大毛。

“明天我问问看,要是你顾叔家车有空那就最好”。

第二天一早,杨二柱李杏儿和富贵把青麻往路口运,留大毛一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