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6(2 / 2)

加入书签

  正走着,几个妇女下工回来,看到姜琳和文生,少不得嘀嘀咕咕一番。

  锁头媳妇追上姜琳,“姜知青,我们家什么时候铺瓦啊?”

  姜琳随口道:“我按照单子一个个来,你们什么时候买的瓦?”

  锁头媳妇儿说了个日子,姜琳从包里掏出本子对了对,没有她。锁头媳妇纳闷道:“我早就说了啊,怎么没有?是不是你忘记给我写?”

  姜琳明白了,“你说了,但是没交钱。”

  之前要买瓦的时候,姜琳就跟她们喊过好几次,“明天去拉瓦,预订的赶紧交钱,我没钱垫付。”

  有些人你不说清楚,他就觉得你有钱应该帮他垫付,他拖拖拉拉还不想还呢。

  还有买瓦这事儿,明明是自己家屋顶漏了,应该积极主动,但是有那么几户人家,整天就会唉声叹气,又怎么怎么不好了,可姜琳已经拿出改善方法,他们还是只会唉声叹气,不见实际行动。

  对于这种人,姜琳呵呵,随便你,反正不是我家屋顶漏。

  大部分人积极交钱,因为姜琳说按照收钱顺序发瓦,谁也没的特殊。姜琳这里有账目,有些人家几块,十几块,还有人家凑钱买两三百块钱的。锁头媳妇并没有记录。

  锁头媳妇有些讪讪然,“是吗?我记得交了呢。”

  姜琳:“你交的是修屋子的,不是买瓦的啊。”

  后面有妇女听见,也跑过来,“姜知青,我们也要买瓦,晚上去给你交钱。”

  实在是扛不住了,邻居都挂上瓦,自家还是麦草的,实在是难看。关键前两天又下了一场雨,雨不大,却还是不可避免地渗透漏雨。

  姜琳让她们只管去,她领着文生回家。

  程蕴之带着大宝小宝在搓棉花纺线,顺便背点唐诗三字经。

  虽然姜琳让程蕴之不要干活,可他闲不住,下地出大力气不行,他就跟大队申请帮忙纺线赚工分。扬红大队庙子连队有纺织副业,都是自己收棉花、弹棉花、搓棉条、纺纱、织布、染色等。

  “妈妈,我们学了新诗。”大宝小宝看到姜琳和文生回来,立刻跑过来。

  姜琳笑道:“背来听听啊。”

  大宝立刻站得笔直,两只小手贴着大腿,“回乡偶书,妈妈你说是谁写的?什么朝代?”

  姜琳:“!!!”你以为我真不会?我不过是好些年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