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9(2 / 2)

加入书签

  还有其它例如红薯、玉米、土豆、花生等农作物,也都详细描写了它们的种植方法,注意事项,更重要的是,连旱地都可以种植。

  大雍朝建朝还不到三十年,现在的这任皇帝是第二任皇帝,当年也是跟着先帝在马上打江山的,才三十几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对下面底层百姓的生活是知道的很清楚的,加上这几年年年有灾害,国家虽逐步趋向和平稳定当中,但依然还有很多百姓吃不饱穿不暖。

  因今年是科考之年,众人的目光又都集中在今年的秋闱和来年的春闱上,皇帝和朝廷官员都没有将这消息太放在心上,只当是下面人呈上的祥瑞,之前刘相还笑话过岑相也学会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上头没人重视,岑知州的折子自然是如石沉大海,没了消息。

  “如果这是真的,那可真是我大雍之福了!”皇帝感慨地对着下面的刘相说。

  刘相躬身道:“臣已叫人去搜集了这些农作物,只等来年春天按照这书上写的法子种植,到时候便可一辨真伪。”

  这一点刘相也是赞同的,他和岑相虽是政敌,但最了解你的人,一般都是你的敌人,所以他和皇帝都不认为,岑相会用这样的事情来搞噱头,毕竟是不是真的,让人收了农作物,一种便知,毕竟,别的可以说谎,怀安县的税收不会说谎,是真是假,只看明年淮州税收便知。

  而且,他也不觉得岑相回到京城,官职还能再超过他。

  说白了,岑相下台,固然有新政失败的原因,更核心的原因还在于一朝天子一朝臣,岑相是先帝时期的宰相,而他是当今的心腹。

  岑相主持新政变法,不过是当今手中的一把刀,当今目的达到,为了安抚某些权贵,自然要将岑相推了出去成为替罪羊,而这些岑相不知道吗?他知道,只是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心中抱负,明知结局,依然这样做了。

  若不是岑相本身确实清正廉明,是难得一见的好官,估计也难逃一死,而不只是被贬谪到淮州养老了。

  皇帝合上书:“哦?京城已经有了这些农作物了么?”

  皇帝感兴趣地问:“明谦可食过书中这些农作物,果真如书中写的这样美味吗?”

  明谦乃刘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